• 52阅读
  • 0回复

新鲜感的保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0
第8版()
专栏:

  新鲜感的保持
  王朝闻
《刘开渠美术论集》在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其中有作者二十年代在北京学习美术时写的短论。这些短论力主创造,反对因袭。今年5月7日,我在庆祝刘开渠同志从事艺术活动六十周年大会上,谈到他三十年代在杭州作我的雕塑老师时,一再指出习作始终必须保持形象的新鲜感。他在教学方面的这一主张,和他当学生时主张创造、反对因袭的观点相一致。
记得三十年代在杭州艺专,当我们的习作初步堆泥,造型虽还粗糙,他对反映了模特儿的基本特征的未成品感到欣喜,通知校方派人前来拍照。对于努力探索对象固有的特征,从而有独特感受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鼓励;对于不尊重对象,即一脑子名作规格的学生则是一种间接而有力的批评。
当年学校所雇用的模特儿,大多是中年妇人或晚年船工,很少年轻漂亮的。然而有些同学在给模特儿规定姿势,偏要模仿他所佩服的名作中的姿势。这一点,其实和开渠先生一贯反对习作的漂亮化和美化的教导相对立。对于我们课外的速写,他要求认真选择、观察、发见和再现对象所显示的基本特征。对于我那一幅青年口含一根草的速写大不以为然,这和他在短论中的论点有内在联系。
鲁迅早期在提倡美术的意见书里,论证“受”与“作”的关系时认为,“作”是“受”的结果,“受”是“作”的前提。这就是说,艺术创作必须以艺术感受为基础。开渠先生在三十年代所强调的新鲜感,也是首先着眼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为前提的。看来不只艺术创作才需要有敏锐的、独特的、新颖的感受,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也不能例外。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一样,如果它是公式化、一般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己缺少与众不同的新发见。对于审美主体来说,即使面对习见常闻的对象,只要他在感受中是动了感情的,只要他的发见是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的,只要他的发见不是别人的发见所能代替的,那么,他的创作或批评都可能给人提供新鲜感。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批评,一般化、公式化往往是罗丹所说的戴了他人的眼镜的结果。把别人的判断当作自己的判断,因而丧失了自己在感受方面的特殊点,其作品不可能引起别人的新鲜感。
几十年来,特别是十年内乱,假话、空话、大话流行。为了根绝这种坏倾向坏作风,在提倡实事求是的同时,不妨从老雕塑家的有关言论吸取教训。当然,具体的假话、空话、大话也可能引起某种新鲜感,但它所引起的却不是美感而是丑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