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不能靠翻档案凭印象选拔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1
第4版()
专栏:漫话

不能靠翻档案凭印象选拔干部
石角
报载:空军党委认为,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干部是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靠翻档案、凭印象是选不准的,必须深入部队考察选拔。这一认识很有见地。
由此,想起了前不久在《中国民兵》杂志上读到的一则报道:作恶多端的凶犯“二王”之一王宗玮,写一封四百字的信,只用一个句号,写错七个字。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在发案前的一个月,即1983年的1月,竟能以绝对优势的选票被评为厂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其原因是,王宗玮善于伪装,给车间主任和一些老师傅留下很好的印象。车间的干部和工人,又是凭印象去推选“标兵”的。
王宗玮给人们的“好印象”,实际是假象,一种和本质完全相反的印象。凭印象推选“标兵”,岂有不出漏子之理!也许有人说,车间主任没去看王宗玮的档案。看档案也白搭,因为档案里的他在服役结束时的鉴定好着呐。如果当时王宗玮所在车间的干部,不凭印象,而去全面考察一下,就不难发现王宗玮的实际文化水平很低,品质也不怎么样,就不会推选他当厂里的“精神文明标兵”了。
虽然优秀干部和先进人物的标准有所不同,但选拔干部和评选先进的道理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能把不合格的人选拔或评选上来。王宗玮曾当过“文明标兵”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评选先进人物不能靠翻档案、凭印象,选拔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到领导岗位,更不能如此。否则,就会被某些巧言令色、八面玲珑的少才无德的人钻空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