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在维护和平中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1
第6版()
专栏:

在维护和平中发展
人民日报记者组
10—11月间,记者组先后访问了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五个友好国家。在同各国人士和新闻界同行接触中,无论交谈世界和东南亚的和平问题,或是探讨各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我们都觉得相互间十分亲切,表现出要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
曼谷市场繁荣,各业兴旺,一片升平景象。但仅隔二百公里之遥的亚兰边境,却是炮声不断,威胁未已。泰国记者公会的同行们同我们讨论的中心话题,便是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和越军会不会南下。朋友们从五、六年来泰柬边境的紧张局势中深切感到,必须维护和平,建设才有保障。一位泰国记者说,东盟所以能在维护东南亚和平问题上始终坚持“一个声音讲话”,原因正在于此。他也因而坚信中国支持东盟正义斗争的一贯立场是可靠的。
新加坡新闻界、菲律宾外交部负责人同样表达了这个看法。缅甸没有参加东盟,但一位仰光报纸负责人说,缅甸一贯支持中国和东盟维护亚洲和东南亚和平的斗争。
访问期间,正值联大又一次通过要求越军撤出柬埔寨的决议。东南亚报界毫不夸张地认为,东盟在维护东南亚和平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远远超出了柬埔寨问题的范围;这同东南亚国家不断取得的经济发展又是分不开的。和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而经济发展又增强了维护和平的力量。
东南亚经济的发展,早已引起国际舆论的注目,也给我们以相当深刻的印象。从湄南河到伊洛瓦底江,从马六甲海峡东部平原到千岛之国,到处森林覆盖,沃野千里,丰富的资源正在开发,工商业生气勃勃。据介绍,这几年来在世界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中,东南亚多数国家经济连年取得了5%以上的增长率,新加坡的增长率更高达10%。菲律宾目前由于债务沉重和政局动荡,经济较为困难,但它在以前的二十年中也曾取得很大的发展,为今后克服困难准备了条件。
我们在了解五国经济发展情况过程中,深感它们取得成就的经验是宝贵的,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就其共同的经验来说,一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和经济优势。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是农业国家,盛产稻米、木材、橡胶、椰子、棕油和可可,拥有铜、锡等丰富矿藏;它们制定计划,集中资金和人力,建立各种发展机构,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和发展工作,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新加坡没有农、矿资源,就大力建设天然良港,发展国际交通运输和金融商业服务,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
二是大力发展加工和装配工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先是发展代替进口的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出口工业。新加坡称此为“两次工业革命”,卓有成效。
三是不同程度地采取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以发展工农业。新加坡开放得最大。它建立自由港,使新加坡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吸引外国资本设厂经商,从中发展本国现代工商业。其它国家也采取各种吸引外资的优惠措施,或设出口加工区,或实行合资经营,以开发资源,促进工农业建设。它们大都能把外国资金和技术用于急需开发的工程项目,取得经济实效,同时提高偿债能力,避免了象菲律宾那样的债务危机。
各国朋友并不隐讳他们在经济发展中有喜也有忧。主要靠初级产品和加工工业品出口的农业国家,它们最大的“忧”是难于摆脱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它们的农、矿产品和加工工业产品出口的盛衰,取决于国际市价的起伏;即使在国际行情好转时,要在出口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制造工业,也要受到国际垄断资本设置的重重限制。马来西亚原产部高级官员说,初级产品的出口要看国际行情,制成工业品出口更要受国际市场竞争的排斥,还要遭到西方保护主义的挡驾,结果连卖加工产品也不如卖农、矿原料较有保证。泰国《民意报》负责人更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工业化么,少受一点国际资本的限制和剥削就好了。
因此,各国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普遍强调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谈判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扩大对华贸易和经济联系,寄予热切期望。他们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兴趣极为浓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十分羡慕中国国内市场广阔,又具有工业基础,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引进外资和技术,必将加速四化的进程。他们认为,同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通过对东南亚五个友好国家的访问,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贸易和经济联系日见频繁,随着我国和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同它们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必将日益扩大,这对维护亚洲和平和促进共同繁荣将是一个积极的贡献。(附图片)
图为缅甸民族发展学院负责人向记者组介绍该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成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