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做“官”与做学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1
第8版()
专栏:

做“官”与做学问
张雨生
随着改革的进程,专家、学者、教授等学有专长的人才,进入党政领导班子担任要职的渐渐多了。过去,这些同志往往埋头在某个领域专心做学问,现在走上领导岗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同志很快适应了这种变化,领导工作做得好,学问也大有长进;也有的同志一时还不适应这种变化,被事务工作缠身,就不免渐渐与自己专长的学问疏远了。
于是有人便夸大做“官”与做学问的矛盾,说二者不可兼得,或劝说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专家还是辞职回去专心做学问好;或以此为由,阻扰专家进领导班子,从心眼里就觉得他们不配当“官”,只配呆在书斋里做学问。
当领导与做学问自然是会有矛盾的。做学问的起码一条,是屁股要坐得住。专家们走上领导岗位,忙于开会,忙于听汇报,忙于同各方面打交道,难得象过去那样,有充裕时间跑图书馆,进实验室,静下心来想些学术问题。何况过去做学问的时候,很少有人找上门来问“关系学”,也不善于理会那些事。可是现在门庭若市,三朋四友,七姑八姨,为了一己私利,会把他堵在家里,闹得他“寝不安席,食不甘味”,那怎能不影响做学问?
然而,当领导与做学问又并不完全对立。到了领导岗位,较之身居斗室,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多。胸有全局,眼界开阔,这于做学问是一大好处。而且,即使对个人做学问有点影响,但懂行的人做领导,毕竟要比不学无术的人高明得多,也能使更多做学问的人发挥作用。人事调动权掌握在懂行人手里,就可以对具有各种知识的人才进行最佳组合。从整体上讲,这对社会的贡献较之于他一个人埋头做学问,也要大得多。
当然,并不是说无论做什么学问与做领导的矛盾都好解决,无论什么方面的专家、学者、教授都适宜做领导工作。有的专家埋头攻“哥德巴赫猜想”,就让他安静地钻在屋子里绞脑汁好了。有的专家潜心攻古文字学,就应该让他经营甲骨金石。这些专家做学问的功力,显示在他的思维驰骋的那个王国里,若把他从那个王国拉出来,他的学问就要枯竭。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学有专长的人才都走上领导岗位。但是,任何人都不应该以某些特殊情况作借口,认定做官与做学问决不能兼顾,而阻挠知识分子进入领导班子。
如今,四化大业需要大批既会做领导工作而又学有专长的人才,许多领导组织工作亟待他们的知识去应用。走上领导岗位的专家、学者、教授,适逢其时,用得其所,又正当盛年,应该在掌握领导艺术与探求学问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大可不必听信某些人的好心劝说而辞去“彭泽令”;也要警惕步江淹后尘,因囿于事务而落得“江郎才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