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孙传虹的时间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2
第1版()
专栏:凡人新事

孙传虹的时间观
“一个人能干完的活,不派两个人;一小时干完的活,不许超过一分钟。”这是葛洲坝浇筑分局青年标兵、木工四队青年组组长孙传虹总结他们组提前半年跨入1985年的经验时说的话。
今年年初,浇筑分局领导向全体职工发出号召,争取葛洲坝二期工程1986年提前发电。孙传虹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赶时间,把时间变成效率。他把组里三十几个工人的工作时间,按技术熟练程度,分工作量逐个进行计算,使自己在安排工作时心中有数。
为了把组里的工作效率再提高一步,他又用一两个月时间,对每个人的性格、工作技能细心观察,根据观察的情况,把队伍分成“进攻”型和“守备”型。他把性子急的编到“进攻”型,把性子疲沓的编到“守备”型。立模时,他让“进攻”型的人在前面立,“守备”型的人在后面搞模板补缝、校正工作,使组里每个人都发挥了各自的长处,立模工效又比原来提高近10%。7月份,孙传虹带领青年组在大江厂房十七号机进口段边墩立模时,他用上述方法,墩子一个月上升三次;而别的班组,用同样的劳力,同样的工作时间,一个月墩子才上升一次。1月至10月,孙传虹带的青年组月平均工效为定额的162.6%,立模数量在整个木工队遥遥领先,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
何时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