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五千五与四十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2
第3版()
专栏:编余

五千五与四十二
叶伴
这是两个耐人寻味的数字:云南省自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三年五年间,调离本省的专业技术人员达五千五百多人;今年五月省政府成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以后,从外省市引进技术人员仅四十二名。
五千五与四十二相比,可谓入不敷出、得不偿失,是一笔赔本“买卖”。它反映了云南省这几年人才倒流的现象相当严重。现在,许多同志都已认识到:建设四化,发展经济,关键是人才。象云南这样的边远地区,物产丰富而经济落后,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人才。然而,一面喊人才奇缺,一面却对眼皮底下的人才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用;一面高挂招贤榜,一面却眼睁睁看着自己帐下的贤士走散。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人才流动的闸门打开以后,人才必然要往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得好的地方流。对于边远地区来说,要留住人,尤其要依靠政策的威力。否则,无论做什么硬性的规定,也留不住人,留住了人,也留不住心。
当然,人们从“四十二”中也看到了希望,它毕竟代表了一种趋势:四十二会变成四千二、四万二;而五千五会变成五十五、变成○,关键是真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首先使现有的人才愿意留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