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大力发展商品牛专业户专业村 当前畜牧兽医人才奇缺,又多集中在城市,应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部分人才到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2
第5版()
专栏:

大力发展商品牛专业户专业村
当前畜牧兽医人才奇缺,又多集中在城市,应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部分人才到农村
牛是一个宝贝,发展养牛业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前途。
近年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养牛业有了新的发展,今年6月底,牛的存栏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3%,但发展速度与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还相差很远。
养牛的经济价值很高。一吨牛肉罐头出口,可换外汇一千六百美元,内销也有很高利润,牛皮制革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如牛皮服装、牛皮沙发等成了罕见之物,牛角制做的工艺品更紧俏。
中央领导同志对发展畜牧业很重视。胡耀邦同志今年8月在河北八个县视察时强调指出,要把农业搞上去,就要狠抓畜牧业的发展。要采用国外先进办法,缩短肉牛成长周期,并要发展养牛专业户、专业村。事实证明,只要放宽农村政策,养牛业会很快发展起来的。如贵州省1983年年初,全省存栏牛已达四百二十五万多头,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有三个自治州平均每户养一头牛,有三个县平均每三人养一头牛。牧区落实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载畜量将迅速提高;干旱地区种草种树,为养牛业提供了丰富的饲草;农区现在绝大多数农户是秸草足,粮食多,既有房,又有钱,发展养牛比牧区还容易。
我国农民素有养牛的传统习惯,但大多数农民还受自产自用的传统观念束缚,没有把养牛提高到商品生产的高度来认识,没有把发展商品牛看作生产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不少农村干部和群众,提起秸秆还田,就是沤肥,为什么不让秸草在牛肚子里先过一遍再还田,既养了牛又积了肥,两利双丰收呢?
建议地方政府把有关方面组织起来,统筹规划,分工部署,有机配套。比如河南省的南阳牛是全国优良品种之一,个大、肉质鲜美、牛皮质量甚佳。如果黄河两岸各发展几个大牧场,负责繁殖,发动周围农民饲养,再建饲料加工场、兽医站、屠宰场、冻库、肉奶加工场、各种食品、罐头厂、牛皮收购站、制革厂和皮鞋、皮件厂,还有兽药种植加工场(厂)、科研机构等等,既可把秸秆利用起来,把多余粮食转化为肉食,又可安置大批劳动力。
进一步放宽养牛政策,实行以户养为主的方针,鼓励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各地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鼓励饲养种牛(优良公牛和母牛)政策,鼓励养牛“状元”户,鼓励养牛致富。千方百计提高母牛怀胎率、仔牛成活率、成牛出栏率、产肉率、屠宰率。
当前农牧区畜牧兽医人才奇缺,现有的畜牧兽医又多集中在城市,是否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将一部分人才从城市吸引到乡镇,同时选派农民进城学习深造,农村也要多办一些专业学校,培养大批技术人才,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争取养牛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母启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