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取消旱涝保收 实行择能而用 吉林省实验中学试行教师聘任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3
第3版()
专栏:

取消旱涝保收 实行择能而用
吉林省实验中学试行教师聘任制
本报讯 记者张书政报道:吉林省实验中学在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中,大胆试行教师聘任制。
该校是省教育厅直属的重点中学,经教育厅批准,自今年9月1日起,学校对授课教师、教研组长和班主任实行聘任,聘期一年,期满后重新评定。在编的一百三十八名教师中,有一百二十三名教师受聘,其中十二名被聘为教研组长、二十四名被聘为班主任。另外,还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和长春物理研究所聘请了两名兼职教师。对于未聘的十五名同志,学校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业务能力和工作特长,分别安排到大学进修、参加大学函授学习,有的则留在校内搞行政工作或调到政府机关工作。对被聘人员,原则上向上浮动一级工资、教研组长和班主任另有岗位津贴,有突出贡献者给重奖。对从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给予适当的报酬。被聘人员的浮动工资和岗位津贴,从本校教育经费和他们勤工俭学、协助外单位办学的收入中解决。
实行聘任制后,调动了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过去吃“大锅饭”,不管各人业务能力强弱,教学任务平均分配,该校有五名特级教师和六十名一至五级的教师,长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现在,五级以上的教师,特别是三十余名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承担起更多的教学任务,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政治教研组组长、省优秀教师苏力军和语文特级教师、市劳模吕志范分别教四个班和两个班,还给一个年级上选修课,受到学生的欢迎。绝大多数教研组长和班主任积极探索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开发学生智力,他们建立了二十三种(六十多个学科)科技、兴趣学习小组,并设了选修课。有争议的受聘教师和未聘教师看到自己在业务上的差距,都在积极进修,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