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为了工人的健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3
第3版()
专栏:

为了工人的健康
本报记者 刘衡
湖北省的科技人员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介绍的是其中两个例子。
不再断手指头了
据劳动部门统计,在金属压力加工的工伤事故中,冲床工人要占50%以上。冲床,是轻工、电子、仪表等行业的主要设备。多年来,人们一直是用手工操作。十个手指头在“老虎口”——冲压区转上万、数万次,一不小心,就鲜血淋漓,手指头被切断了!人们说:“十个冲压工九个断指头。”冲压,成了最危险的工种之一。
武汉市印铁制罐厂的主要设备就是冲床。1965年建厂以来,工厂在安全保护方面采用了各种被动式的保护装置,机械式的,光电式的,都试过了,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1982年,在一百位工人中,就出现五次恶性事故。
1983年夏季,工厂提出试制半自动落料架,立即得到武汉市劳动局的拨款支持。由于工厂技术力量薄弱,就向武汉市科技中心光学研究所求助。光学所的工程师张先学、徐红云等十分热心,决定用微电脑来控制冲床。
用微电脑控制冲床,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既没有图纸,又没有样机。两位工程师和工人们一块研究、探索,经过一年的安装、试生产,终于制造成功一台WKC—1型微机数控冲床。
这台电脑冲床全部加工动作由微机自动控制。工人只需站在离冲头一米远的地方,既没危险,还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11月份,WKC—1型微机数控冲床在武汉市顺利通过了鉴定。大家一致称赞,它的研制成功为企业中量大面广的冲床技术改造提供了新的手段,符合中央的运用新技术改造老设备的指示精神。
减少棉尘的污染
棉尘,是纺织厂的三害之一(其他两害是噪音、高湿度)。棉尘肺,已经成为纺织工人的职业病了。这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它使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而且造成进行性气道损害。到了晚期,会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棉尘使工人在生产中感到胸闷、气急,容易疲劳,对产品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通风除尘一直是国内外纺织界的重要课题。
1981年,湖北省纺织工业科研所在工程师叶肇东倡导下,组成除尘攻关小组。小组的科技人员跟蒲圻纺织厂合作,经过一年的努力,试制成功了XLE除尘器。
这个除尘器,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了我国国情,走进了国内外除尘的先进行列。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上,不但与先进的瑞士罗瓦除尘器相差不多,而且在某些指标上还有所超过。例如:它工艺合理,设备紧凑,占地少,造价低,耗电少,机械运行稳定,管理维修方便,还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这个除尘器在二十家工厂推广,受到用户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