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排除科学之外的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4
第3版()
专栏:杂谈

排除科学之外的艰难
张平力
陆家羲,这位年仅四十几岁的中学教师,在攻克数学难题“斯坦纳系列”通过光荣的凯旋门之后,不幸生命历程也终结了。
读罢《生命的塑像》(载《人民日报》11月2日)这篇报告文学,人们感受到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习惯势力,横阻在陆家羲的生命征程上,给这位体弱的中学教师在科学王国里的登攀生涯,平添了如许艰难。
科学的道路确是艰难的。这种艰难不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科学本身;再是来自科学之外,即社会的、经济的、尤其是陈腐观念的阻碍。这两方面的艰难比较起来,后者更具破坏性。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发现,当然不乏科学探险者将来自两方面的巨大艰难一一排除的先例,但是,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由于来自社会的、经济的、观念的干扰与阻难少一些,科学探险者有更大的精力凝聚在克服来自科学本身的艰难上,从而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果。这说明,由社会来为科学工作者、为人才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条件,排除来自科学之外的艰难,让他们在科学道路上去奋进竞取,是可以做到的。特别是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当做到。
实现四化急需知识,改革大业呼唤人才。近年来,党中央三令五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为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际工作。这也正是在为科学工作者排除来自科学之外的艰难。但是,进行这项工作并不容易,陆家羲所遭遇到的困难情况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那些一味阻碍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领导,他们自己就已成为“来自科学之外的艰难”的一部分。作为一个领导,对知识分子,对每一个人的创造,重要的是去发现、支持、保护,而不是刁难、阻拦、压制,尤其是在他们出成果之前,或是在他们探索失败之后,更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这样在众多的知识分子走完他们的生命历程时,才能少掺些哀伤和遗憾,多添些智慧之果闪烁的光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