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要敢于和善于带领群众劳动致富——中共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区委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4
第4版()
专栏:

要敢于和善于带领群众劳动致富
——中共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区委的经验
本报记者 尹品端 张安南
“要拿出当年干革命的劲头,带领群众走勤劳致富的道路”,“要把党支部建设成为从思想上、组织上、领导方法上能胜任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的坚强核心。”这是中共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区委的同志,对记者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搞活农村经济这个中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先锋作用问题的回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引下,我国农民找到了一条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致富之路。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能把贫穷当作社会主义。但由于多年“左”的思想的影响,部分党员、干部仍然“谈富色变”,他们怕发展商品生产出“资本主义”,怕鼓励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出现“两极分化”,怕发展“两户一体”会“瓦解集体经济”“走回头路”,等等。针对这些思想,西樵区委每年都要集中各基层党支部的全体支委到区里学习三次,并对全体党员集中轮训,全区每年轮训率达85%以上,去年轮训党员达92.4%。轮训中,党员们一边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座谈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经济逐年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的变化;一面组织到外地商品生产搞得比较好的单位去参观学习,加深支委和党员对“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认识,改变过去单纯抓农业、抓粮食的思想,树立了劳动致富的信心,增强了劳动致富的勇气。
西樵区委还每年召开一次区、乡“两户一体”代表大会和座谈会,总结交流和推广他们的经验,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贡献,为他们撑腰打气,还特别树立和宣扬了共产党员黎仕六劳动致富的典型。
黎仕六是民乐乡第九生产队队长,他从1982年开始,先后发展了家庭养鸡、养猪、养鱼等事业,并实行以养鸡促养猪,以养猪促养鱼的循环生产,连续两年家庭收入超万元。他富了不忘群众,从资金、种苗、饲料、技术等方面扶持、帮助本队和附近生产队的二十多户群众发展种养业,使这些群众和他一起走上了劳动致富的道路。通过学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他劳动致富的劲头更大了,除继续经营种养业外,又与本队的七户群众合股投资办起了两间丝织厂,还与崇南乡一户群众联营开办了一家高级家具厂。预计今年纯收入可达四万元左右。黎仕六连年被选为出席县、市、省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区委抓住黎仕六这个典型,生动有力地宣传“两户一体”是当前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劳动致富的先进分子、先进科学技术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说明如果我们的共产党员不积极成为“两户”、参加各种经济联合体,就不能很好地体现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新的思想、新的认识,使全区上下形成了“乡乡想快点富、村村想早点富、户户想致富、人人想闯富路”的局面。在全区,“两户一体”蓬勃发展起来。今年1至6月份,共有三百六十多名党员成为“两户一体”,占党员总数的25%。到10月份,全区共有一千二百八十三个党员成为“两户”,占全区“两户”的23%,占党员总数的64.6%。参加联合体的党员二百二十八人,占联合体总数的80%。
西樵区委在抓好全区党员、干部的思想转变的同时,认真调整了全区党支部的领导班子,从组织上保证党支部适应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
去年以来,区委组织力量,先后两次、历时四十多天,对全区农村党支部一个一个地进行考察。他们召开各种座谈会,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发现全区二十一个党支部中,七个支部书记、八个副书记、十五个支委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些同志,大部分是土改、合作化时期的党员干部。他们艰苦奋斗了几十年,对党、对人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党和人民永远记住他们的辛劳。但他们现在一般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活动能力偏弱,对发展大规模的商品生产,有心无力;个别的满足于温饱,不思进取;也有的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理解,疑虑较多。对这些同志,区委排除干扰,果断地进行调整,又注意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对调整下来的同志的工作做了适当安排。他们的原则是:进者利事,退者安心。
有一个乡的党支部书记,是土改时期的干部。解放以来,年年改选支部,大家都选他。他工作勤勤恳恳,为群众做过不少有益的事,人们称他“老黄牛”。但历史发展到今天,“老黄牛”遇到了新问题:全乡的商品经济发展不起来,产值每年都在全区平均水平以下。他心里很着急,但搞工业不懂技术;搞商业打不开购销关系。党支部调整领导班子以后,新上任的支部书记很快开办了农工商公司,供应生产资料,收购农副产品,大力扶持专业户,很快打破了过去的沉闷局面。种养业的面积也比去年多了三百多亩。原来的乡办企业规模很小,现在都有所扩大。今年1月至10月的工副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87.7%。
全区调整后的党支部领导成员,平均年龄比原来小,文化比原来高,大都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有经济头脑,符合“四化”要求,基本能适应现有商品生产发展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