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飞吧!蒲公英——五四青年智力竞赛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5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飞吧!蒲公英
——五四青年智力竞赛侧记
本报记者 解波
毛茸茸的小伞,在蓝湛湛的晴空里飘浮着,飘浮着……这是第二届五四青年智力竞赛授奖大会会场的装饰图案。真的,今日中华,知识多象蒲公英的种子,不论飞往何处,都能生根开花。谁能想象,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和《青年文摘》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这场智力竞赛,会有四十五万青年参赛,三百四十名青年和四十七个青年集体获奖!不过,当你把赞美的目光投向获奖青年时,千万不要忘记,如果没有泥土的哺育、春风的吹拂、细雨的滋润,知识的种子怎么会变成镶缀祖国原野的金色花朵呢?
组织奖,是为了表彰各单位甘作泥土的竞赛组织者的。北京军区某部炮团是获奖单位之一。这个炮团领导人平均藏书都在千册以上,团长曹淦华高中毕业,还自修大学课程。这些新型的军队干部,即使自己超过了参赛年龄,自然也会成为智力竞赛最积极的组织者。江苏省金坛县团委也获得了组织奖的荣誉。拥有十万青年的金坛县,已经建立了三百多座青年之家,三千多个读书小组,近三万名青年参加了智力竞赛,获奖总数以县计名列全国第一。
好风来自四面八方,区区七十五名组织奖怎么能囊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五十名专家欣然参加竞赛命题,茅以升等十位顾问反复推敲审核试题,福建省图书馆主动延长闭馆时间,大同矿务局年逾花甲的老专家亲临竞赛咨询现场,北京市的四十位中学教员冒着酷暑批阅答卷。一些文艺工作者也不计报酬地踊跃参加竞赛揭晓晚会。晚会以“蒲公英”命名,为了这株“蒲公英”,青年导演白志群第一次勇挑独立执导的重担,全国第一次杂技比赛荣获金牌的孔红文,硬挤演出空隙,流星般地从郑州直扑北京。喜剧演员王景愚也带病参加演出。那些寓教于乐的节目,引起欢快的笑声,也启迪人们思索。
付出最多心血的是竞赛的主办单位。这次竞赛规模如此浩大,竞赛办公室却小得可怜,只有一个专职干部和三个临时工作人员。它所依附的《青年文摘》编辑部也只有十二位同志。工作如此繁重,他们有三头六臂?当然没有。但是,他们拥有灼热的信念: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信念就是力量,它能使平凡普通的工作闪出神奇光芒。有一天,鸿雁衔来一封发自天堂河劳教农场的信,一些失足青年也想参加智力竞赛。办公室的同志小心翼翼地捧着信,就象捧着一朵受伤的花。几天后,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王炽昌和竞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专程去看望那些失足青年,带去了上百本书和火热的心。失足青年淌下了热泪,啊!社会没有抛弃我们,人们没有轻视我们。希望之火重新熊熊燃烧,一份份答卷从这里起飞。
飞吧!蒲公英。我们都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们成为育花的一捧泥土,一缕清风,一丝细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