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深深的怀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6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深深的怀念
庆之
今年12月19日是捷克斯洛伐克工人阶级的领袖、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共和国总统安托宁·萨波托斯基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萨波托斯基同志毕生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权利、为人民的自由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历经艰难,奋斗不息,受到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崇敬和爱戴。他也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他在我——当年一个留捷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五十年代初,在我驻捷使馆举行的一次国庆招待会上,在十分热情友好的气氛中,一位身材魁梧,穿着整洁朴素,目光坚毅睿智的客人来了。那不是安·萨波托斯基同志吗?我们激动地从众多的客人中向他走去,想向他表示敬意。他似乎意识到这一点,微笑着走了过来。哪知我们心中想要说的话还未出口,就听到他老人家的招呼声:“姑娘们好!”他亲切地问我们“是不是留学生?”“来布拉格多久了?”“这里的饭吃不吃得惯?”“想不想妈妈?”就象唠家常一样,那么平易近人。接着,他又询问我们“捷克语好不好学?学习情况怎样?”并勉励我们“要克服困难,学好专业,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他的这些朴素、恳切的话语,象一股暖流沁入我的心头,使我久久不能平静。至今,他那和蔼、慈祥的音容笑貌还不时地萦回在我的脑际。
安·萨波托斯基同志关怀、爱护中国留学生,是因为他热爱中国。1956年我国双百方针发表不久,他去查理士大学哲学、历史系作报告时,特别宣传和赞扬了我国的这一方针。他去世以后,我们的同志去他故居参观,见室内陈列着许多中国物品。他的夫人说:“安·萨波托斯基同志喜欢中国。他生前最大的愿望是到中国去,看看新中国。”遗憾的是,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他的愿望没能实现。但可喜的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城乡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华大地,一个比当年更加繁荣昌盛的中国正在出现。
记得一个初夏的傍晚,几位捷克斯洛伐克同学从外面回来,一踏进寝室就兴高采烈地对我说:“今天,我们见到一位杰出的人物,你猜猜是谁?”看她们那股高兴劲儿和充满神秘的表情,真使人困惑。结果还是她们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股脑儿地讲了出来——原来晚饭后,她们在一家服装店前,从人群中挤出来时,撞在一位过路的老者身上。她们连忙表示歉意:“对不起!”哪知老者却莞尔一笑,彬彬有礼地答道:“没关系”。几位粗心的姑娘一停步,不禁愕然。原来老者就是安·萨波托斯基。捷克斯洛伐克同学告诉我们,安·萨波托斯基同志经常和普通人一样,在人民中散步、看戏……了解民情。他以平民百姓身份出入人民之中,不是偶然的。他生长在捷著名的社会民主党奠基人的家庭,自幼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熏陶。早年生活动荡,饱尝了人世间的艰辛;但也使他有机会目击劳苦大众受欺凌、受压榨的悲惨情景。他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决定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工人阶级,为共产主义事业顽强奋斗。为此,他曾两次被捕入狱。第二次(1939至1945年)被反动政府和德国法西斯关入集中营达六年之久。
萨波托斯基同志不仅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而且是一位诗人、作家。他写了三部反映捷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小说(《新战士站起来》、《动荡的一九○五年》、《红光照耀着克拉德诺》)和教育青年一代的小说。这些作品深受人民喜爱。
记得安·萨波托斯基同志于1957年11月13日与世长辞时,悲哀的气氛笼罩全捷。人民深切哀悼的场面动人心弦。那天,我们留学生整队前往总统府向安·萨波托斯基同志遗体告别。列队等候在那儿的群众井然有序,一眼望不到头。虽然北风凄厉,寒气袭人,然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悼念、敬仰自己领袖的心却是赤热的。葬礼那天,我随着同学来到通向总统府的伏尔塔瓦河桥头。这里,多少人含泪眺望,等候向敬爱的领袖告别。夜幕将临时,灵车缓缓而来又缓缓而过。人们纷纷摘下帽子、头巾,默哀致敬。夜色苍茫,人群泪挂面颊,久久凝视,含着无限的哀思……
萨波托斯基同志的崇高品德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在他百年诞辰之际,回忆往事,我们决心为中捷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附图片)
正在校对文稿的安托宁·萨波托斯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