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惊弓之鸟”与“惊鸟之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7
第7版()
专栏:

“惊弓之鸟”与“惊鸟之弓”
于铁
胡耀邦同志号召文艺界要“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说得好极了!没有文艺工作者的大鼓劲,大团结,就不可能出现文艺的大繁荣。而文艺队伍的素质,文艺人才的质和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对文艺繁荣与否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打倒“四人帮”,砸碎
“文艺黑线专政”论这个精神枷锁,文艺工作者都热烈欢呼“第二次解放”,这个解放感,首先就是精神上的解放。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文艺界“心有余悸”的问题解决了许多,那种被称作“惊弓之鸟”的精神状态确已有了改变。
但是,也毋需讳言,在我们文艺界,过去长期形成而在十年动乱中又达到登峰造极的“左”的思想和作法似乎还未完全破除。可以说,至今在我国的文艺领域中,还有着两个方面历史遗留下来的惯性:一为文艺工作者怕的惯性;一为“左”的观点和“左”的作法的惯性。二者都影响着大鼓劲,因而也就正在阻碍着大繁荣。
今年9月17日新华社关于中宣部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的报道中,引人注目地指出:“当前,在贯彻执行文艺政策的领导工作中,要着重克服和防止‘左’的影响。”这话完全符合实际。如果“惊弓之鸟”的鸟和“惊鸟之弓”的弓算一对矛盾的话,其中的矛盾主要方面当然是弓。弓总是拉着,鸟能不惊吗?
弓是什么?就是长期存在过的“左”。从建国后直到“文化大革命”,在文艺界中政治批判加上组织处理一直持续不断。十年大动乱,从始至终被称之为“文化大革命”。一个“文化”,一个“革命”,一个“左”,三者紧紧联在了一起。即:打着“革命”招牌的“左”,斗争矛头,常是最先指向思想文化界。从五十年代开始的所谓“‘左’是认识问题,右是立场问题”,“宁‘左’勿右”,一直发展到“对资产阶级(当然首先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实行全面专政”,如此长期形成、长期存在的“左”,怎么可能一个早上就会突然消失?
至于“左”的惯性,表现也是多种多样。我初步想到:一是对文艺的支流问题看得过重;二是对文艺工作者所犯错误(“左”的错误自然除外),看得过分严重,惯于上纲,动辄就扣上政治性质的帽子;三是对文艺队伍,尽管口头上承认是好的,理应受到信赖,其实思想感情并未真正扭转,心灵深处总是对这些人放心不下;四是不适当地用行政手段对艺术问题横加干涉。
还有个对解放和发展“文艺生产力”的认识问题。这个认识问题不解决,就很难破除长期中形成的“左”的思想和习惯做法。
长期以来,我们曾一直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现在虽然不提这个口号了,但这种思想认识的惯性,却不是一下子能够扫清的。“文艺的唯一功能就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文艺的唯一功能就是政治宣传的工具”,这些简单化的认识不仅残存于一些文艺领导者的头脑中,也残存于一些文艺工作者的头脑中。这种认识,在实践中必然导致对文艺必须满足十亿人民需要的忽视,导致对解放和发展“文艺生产力”的忽视。
党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我们党在执政后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服务。”这是极其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根据这个基本指导思想,我们的文艺领导工作就必须高度重视“文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大繁荣,使我们的文艺能多方面、多层次地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需要。——我认为,必须如此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文艺的优越性。
可惜,有些担任文艺领导工作的同志至今似乎还未明确认识解放和发展文艺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在工作中还仅仅满足于“政治把关”,“当哨兵”。“政治把关”,“当哨兵”,当然很必要,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我们要注意沿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发展文艺生产力。倘若只是“把关”,只当“哨兵”,总是一个劲儿地拉着弓,却不考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情绪和积极性,这也不是一条社会主义文艺的正路。没有大鼓劲、大团结,是绝不可能出现大繁荣的!
放下那张过时的破弓,让鸟儿在社会主义蓝天下展翅飞翔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