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从现实的变革中汲取诗情——评张志民新作《“死不着”的后代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7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从现实的变革中汲取诗情
——评张志民新作《“死不着”的后代们》
杨匡汉
改革的风涛在向作家和诗人们发出热情的召唤。作为艺术的反馈,小说、报告文学已有一批写改革的作品赢得读者赞许,最近,诗歌也开始跟上来了。张志民的新作《“死不着”的后代们》(载《北京文学》1984年第9期),就以历史感和现实感的融合,乡土气息、时代精神的交汇,质朴明快、亦庄亦谐的风格,及时地发现和歌颂了与生活潮流合拍的“田野上站起的新一代”。这是老诗人可喜的新收获。
三十七年前,张志民曾以写出中国农民的苦难历程和翻身解放的长篇叙事诗《死不着》、《王九诉苦》而饮誉诗坛。这首以“农村访问记”形式出现的叙事诗新作《“死不着”的后代们》,堪称《死不着》的续篇,为我们展示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和一代新农民在经济上、精神上的解放。
要从总体上把握农村现实的变革,就不能仅仅满足于铺陈变革的过程,或者只求对农村变化作表层的现象性描述,而要注目于开掘改革给农村生活带来的更深刻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信条和道德标准等方面的悖逆“常规”的变化。《“死不着”的后代们》正是从这一视角去着力,让读者通过这个窗口,看到了农村的蓬勃生机。你看,当年的“死不着”以“分给我三间大北房,河套里五亩黑土地”为满足;他的后代们则一有摩托、二买“小面包”、三要逛京城;当年的“死不着”要穿留着血斑的“翻身衣”,他的后代盖了二层小楼还得内设客厅;尽管政治上早已翻身,但二十年来仍然穷困得仅求果腹的“死不着”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能有这些近似“妄想”的观念吗?如今,勤劳的“死不着”的后代们,终于在八十年代敢于砸碎“祖传的马勺儿祖传的锅”,产生了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新的欲望和追求。一代新农民心理结构的种种顺乎潮流的变化,为我们的诗人敏感地跟踪、捕捉与传送。这表明,诗人所信奉的“感应的神经”的原则和为人民歌唱的责任感,在《“死不着”的后代们》中化为切实的艺术实践。
《“死不着”的后代们》截取横的断面(联产承包),选择特定场合(接待来客),通过一个“社会细胞”里人与人关系的内情的披露,形象、具体地展现了人生活剧和社会史剧。我们看到,在“死不着”家族的庭院里,老爹的苦处已经成为过去,但“过去”仍然积淀在“现在”中;有的人告别“过去”敢闯敢干,有的人囿于“过去”而墨守陈规。诗中的老大和老二,就在如何评价往日和肯定今天的问题上,发生了思想交锋和心灵冲突。当“包田、包山、包鸡场”、“庄稼人的日子要重新过”的时候,兄弟俩都走到了命运的岔道口。老二揭了“招贤榜”,“不惜工夫不惜汗,‘经理’、‘会计’一人担”,成为农村改革中抢尖的芽儿。老大呢,经历了太多的坎坷而畏畏缩缩,踟蹰不前。“岁月逼人不由己”,亲兄弟分家各自干开了。诗人没有忘记他俩的心理状态乃是复杂社会关系的投影和复杂社会环境的反映,从而取此一端,生发开去,既向横的方面扩展,写了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种种变革;又向纵的方面延伸,写了“冬去春来人换运”的历史转折。这样,《“死不着”的后代们》就以一个“社会细胞”的活动方式,以新的观念溶进人物血肉、化成人物行动的生活画面,折射出农村现实世界的新的信息与丰富内涵。让我们从现实的变革中汲取诗情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