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无才不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8
第1版()
专栏:

“无才不兴”
本报评论员
这几年,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农业结构的变革,农民的眼光变了。他们抛弃了只知“土里刨食”的老观念,认识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三句话在农村广为流传,指导了实际工作。今年,他们在这句话的后边又加了四个字:“无才不兴”,反映了在搞活农村经济上的新认识。
为什么有些地方商品生产发展较快?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当地农民提前一步认识到“无才不兴”的道理,积极从外地引进技术人才。正如农民所说的:“发展商品生产千条路,谁有‘财神’谁先富。”前几年,农民请“财神”主要是请农业科技人员。近年来,生产门类扩大,乡镇企业兴旺起来,农村渴望多方面的知识和人才,“财神”。有了“财神”,奄奄一息的企业起死回生,一些重大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开发了新项目、新产品,培训了技术力量,提高了经济效益,真是利国利民。
这个事实说明,农业结构的改革,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只靠农村的力量不行,还要有城市先进生产力的配合。从发展城乡经济的全局考虑,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便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城市生产力向农村扩散,其中最有效、最重要的是人才的扩散。农村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除政策问题、体制问题以外,主要是交通、信息、能源,特别是知识和人才的问题。城乡企业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个智力的竞争。农村要在竞争中求发展,必须努力提高智力和技术的水平。
农民一旦认识到知识、人才的重要,就会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农民集资办学,兴办各种类型的科技文化学校,都是这种热情的反映。这个形势,要求我们的教育制度、人才分配制度、管理制度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使“无才不兴”象“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一样,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