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有才未必无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8
第8版()
专栏:

有才未必无德
赵化南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中国带有封建礼教色彩的一句古话,是借以束缚妇女的教条,早已被人唾弃了。想不到今天倒有些人把它接了过来,推而广之,变成了“男子无才便是德”、“干部无才便有德”的怪论调。我们常见到一些干部,知识贫乏,能力很低,但在领导面前他们能俯首贴耳,唯命是从。这种人,哪个单位都能见到,没有几个人承认他们有什么才能,然而他们却以所谓“忠厚老实”甚是得到一些领导人的青睐。相反,一些有知识、有才能的干部有主见,不随风倒,却被认为“骄傲”;勇于思考,敢想敢说敢干,常被说成“好出风头”;不吹牛拍马、阿谀奉承,有什么意见好打当面鼓,却被说成是“目无领导”……无才便是德,有才便无德,这就是某些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的逻辑。
德,当然不能忽视。司马光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连封建时代的大官,尚且强调德的重要,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当然更重视德。陈云同志说:“德才相比,我们更重于德,就是说确实选拔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的人。”但是,如果把德与才截然对立起来,那就错了。一个人真的有德,就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学习文化,钻研业务,增长才能;相反,如果有人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无术,却还沾沾自喜,浑浑噩噩混日子,这又怎么能认为他有德呢?邓小平同志说得好:“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为了四化建设,努力钻研业务,勇于革新,打开了局面,不应当只是视为有才,也应当视为有德。
一些人散布“有才无德”之类,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德与才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而是由于他们的偏见,嫉贤妒能。自己缺少真才实学,却又嫉妒有才能的同志,这本身就是“缺德”。奉劝这些人丢掉偏见,向德才兼备的方向努力,在滚滚的激流中洗涤自己头脑中的污泥浊水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