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银河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20
第4版()
专栏:

“银河先生”
本报记者 刘霄
天蓝色的苍穹,星月闪烁,一道银白色的河汉,横空而过——国外涤棉布商人往往一瞥此商标图案,即会脱口而出:“上海‘银河’牌!”
“银河”是上海市每年出口上亿美元的“拳头”商品。1976年以来的七年当中,出口量和收汇金额翻了两番半,不仅以绝对优势占领了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市场,而且挤进了欧、美、非等远洋市场。
“银河”蜚声海外,以致经销这一产品的上海市纺织品进出口分公司的派出代表,也被国外客商尊之为“银河先生”了!
“银河”靠的是质量过硬。分公司的同志们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长期奋斗不懈。可以说,是先有“先生”,后有“银河”。
七十年代中期,上海涤棉布的质量不行。同一厂家,上个月和下个月生产的同一产品,色泽度却相去甚远;品种单调;且都是二尺七的窄幅,国外客商很少问津。
形势逼着他们非走创“名牌”之路不可。分公司的同志们多方收集国外样品,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工厂了解客商要求,有目标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原来上海生产的漂白涤棉布只有一种纯白颜色,国外早已过时,现在则有带黄光的、带蓝光的和奶油色的国际流行色。目前出口的产品里面,既有宽幅坯布、卡其、线府绸等粗厚织物,又有长丝、提花等稀薄织物,还有防水、仿绸、磨毛等经过后处理的新产品。上海涤棉布的基本品种,已从几年前的二、三十种扩大到近百种。
在质量问题上,分公司坚持工贸共同监督的办法,每天派人到各厂协助解决质量问题。所有的“银河”产品,必须不折不扣按国家规定的检验标准核收,发现混有次品,马上拆箱返工,决不允许“拆烂污”。
在国际市场创一流声誉,除要质量好,还要交货快。分公司的同志们将履约率视为打响“银河”牌子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准时交货的行动,赢得了信誉,深受国外客商的称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