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买书难问题面面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20
第8版()
专栏:

买书难问题面面观
王益
买书难,买书难!这是广大读者呼吁多年的老问题。报纸上登过多次读者来信,也发起过讨论,但是改进还不甚显著。买书难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为什么想买的书总买不到?出版的书为什么又总是不足?出版了的为什么又总是到不了读者手里?……凡此种种,都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请从事出版发行工作三十余年的王益同志写了这篇文章,供读者和有关部门参考。   
                ——编者
买书难的症结何在?
社会上关于买书难的反应很强烈,买书难到底难在哪里?
买书难,主要是许多书想买而买不到。在书店里买不到,到出版社去也买不到。书店里陈列的书满满登登的,好象并不少,但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这些“大路货”,也往往脱销。至于比较专门一点的书,更是缺这缺那,很难买齐。例如,一部二十四史,就从来没有能够一次买齐过。总而言之,买书难主要是满足率低。
读者要买什么书,书店就有什么书,这永远也做不到。但是,新出版的书,在一年之内应该买到;一般读者常用的书和急用的书,在全国书店应该都能买到;至少,写信到大城市的书店、出版社去能够买到。历年出版过的书,凡有保留价值、读者有需求的书,在大城市的书店、出版社基本上应能买到。这样的要求,不算过高吧。现在的情况,与上述要求差距过远。1983年全国共出书三万五千七百种。建国以来,从1950年到1982年,全国出版新书约四十万种(重版书不在内),其中有保留价值、读者有需求的书,即使按10%的极低的比率算,也有四万种。1983年出版的新书和历年出版的有保留价值的书,两者相加,共七万五千七百种。而全国最大书店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目前备货仅二万种。当年出版的书当年买不到,历年出版的书更难说有多少能买到。可见满足率之低。至于全国各地,则越到下面,备货越少。省会所在地的书店,一般为一万来种;县店,一般为二三千种;农村供销社,最少的只几十种,一般为一二百种,最好的有千余种。作为对比,介绍一下解放前的情况。当时一般出版社和书店,当年出版的新书和历年出版的有保留价值的书,是基本上都能供应的。以商务印书馆为例,该馆从1902年到1935年,共约出书一万一千种,1936年出书五百余种,1936年该馆上海门市部供应本版书多达七千种;各地分馆基本上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由此可见,买书难主要是供应率低,而供应率低主要原因是书店备货少。
书店备货为什么少?
一提到这问题,有些书店说是因为库房小,书已经摆满了,放不下了。这是实际情况,但只是部分情况。许多书店的店房(包括门市部和仓库),并未充分利用,还大有潜力可挖。但书店缺乏增加备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书店备货多,不一定非有大书库不可。国外有的大书店,备货二三十万种,并没有大书库。因为他们那里,出版社都有备货,书卖缺了,书店可以随时向出版社添货。所以,书店备书少与出版社备书少有关。全世界的出版社都备书。出版社不备书,全靠书店备书的,除我国外,这样的国家很少了。而凡出版社不备书的国家,买书无有不难的。我国的出版社,解放以来,长期片面强调专业分工,认为发行是书店的事,书买得到买不到仅仅是书店的责任,因此,一般出版社都没有仓库,没有备货。近二年试行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提倡出版社自办发行,补书店之不足,出版社有的自办门市部,自办邮购,因此有了一点备货,但备货也很少。出版社要有较多的备货,必须有较大的仓库,而仓库又不是短期内建得起来的。眼下的办法还是要提高书店备货的积极性。书店不敢多备货,不完全是仓库问题,这里头有一笔经济帐。现在书店与出版社之间,实行包销制度。书店向出版社订货多少,出版社基本上就印多少。书印出后,出版社将书交到书店,书店就如数付钱。书店订货订少了,就要脱销,不能满足读者需要,受读者批评。书店订货如果订多了,卖不出去,就要积压,要受经济损失。脱销是无法统计的,积压却是很具体的。因此,书店为了减少积压的损失,减少备货必须负担的银行利息,订货往往尽量求稳,宁少勿多,不敢多备货。这样的制度,对于充分发挥书籍的作用,努力满足读者的需要,都是很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几年来,书店和出版社商量,改变包销制度,试行联合寄销的办法。出版社可以主动向不订货或订货太少的书店发货;书出版后,交到书店,仍随即如数收钱;但书店卖不掉时,损失由书店和出版社各半负担。试行结果良好,增加了书店备货品种,扩大了销售,出版社掌握了决定印数的主动权,而并不需要增加仓库和资金。滞销损失则甚微。这种联合寄销的办法如果普遍推广,买书难的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寄销是争取最大销售量的好办法,也是解决买书难的好办法之一。但许多出版社由于历年来“保险饭”吃惯了,怕担风险,对这种寄销办法仍顾虑多端,逡巡不前。
(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