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才迷”张襄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22
第1版()
专栏:凡人新事

“才迷”张襄祺
“才迷”局长姓张,名襄祺,是河北省南宫县物资局局长。1977年他上任不久,就得了这一外号。职工们给他概括了三点:见才眼迷,用才心迷,育才着迷。
且说老张走马上任伊始,就琢磨开了:这个地区物资系统有名的老后进,毛病在哪呢?经过反复调查,他找到了症结:缺“才”,干部外行。于是老张大刀阔斧地把调查中发现的一批人才推上了领导岗位:
业务股长董兴聚,原是几个月前从外地调来的业务员;
服务公司经理白会民,上任前只是个女保管员;
服务股股长王泰岭,原来因所谓“历史问题”长期受歧视。
老张还顶住闲言碎语、诽谤攻击,果断地把争论较多、错戴“右派”帽的刘俊富提拔为业务股副股长。有人去告状,上级也先后两次派人调查,然而老张不怕丢“乌纱帽”,斩钉截铁地说:“办企业就要靠知识、靠人才,谁有能耐就让谁上!”
“才迷”局长果然好眼力,这些人一上任,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说那刘俊富,他先后搞了二十多项改革,不少项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有四项在省、地物资局推广。去年他光荣入党,今年被提拔为局党总支副书记、副局长。
“才迷”局长不但识才、用才,眼光长着呢,“育才”更是毫不惜财。他说:“用才为今天,育才为明天,切不可只抓钱财,误了人才。”他上任第二年,就在全县率先办起了职工夜校,一个不足百人的企业办起了五个文化教学班和四个业务培训班,花在开发智力、培养人才上的投资达三万七千多元。为解决教学场地,他决定把几个办公室合并,腾出五间房屋整修成教室;为支付电大学员的学费,他带领学员加班装卸搬运物资,搞勤工俭学;为添置教学设备,他毫不犹豫地把计划做办公桌椅用的木材做了课桌和凳子。买不到教科书,他四处奔走,从国家物资总局一次购进了七十套;师资不足,他带头担任职工夜校的兼职教师,按时登台讲课;为购买电大教学班必备的录像机,他两下广州,订购了一套。
人才如水,企业如船,水涨船高。现在,这个有名的“老后进”,不仅一跃为地区先进,而且跻身于省先进行列,并且获得了全国物资系统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张长宽 孙庭国 杜兰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