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工业化的起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22
第6版()
专栏:

工业化的起步
人民日报记者组
泰国给我们的突出印象是,它一直坚持在发挥农业优势的基础上推动工业化的进程。根据我们在其它东南亚农业国家的了解,这也是它们共同的宝贵经验。
飞机飞越泰国森林覆盖的北部山区上空,继续向南飞行,一望无际的田野平原豁然展现在我们眼前。曼谷这个著名的城市,在湄南河三角洲和泰国湾的环抱之中,象是镶嵌在绿洲和碧海之间的一颗宝石。我们不禁意识到,泰国真是美丽而富饶,它的农业具有多么优越的发展条件。
泰国只有旱季和雨季,即使是以粮仓著称的湄南河三角洲,也只能种一季水稻。但泰国一直大抓发展农业的措施,使五千多万莱(每莱合二点三四市亩)的耕地,年产稻米近两千万吨,成为世界大米主要出口国之一。重要的是,泰国十分重视克服只种植水稻的单一性,发展木薯、玉米和其它农作物,其中木薯的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泰国海岸线长达二、三千公里,渔业资源丰富,由于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捕捞业,泰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虾出口国。此外,泰国在阻止滥伐树木、保护广阔林区、发展优质原木特别是柚木的产销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
近几年来,泰国进一步推行“农村发展十年计划”,兴修水利,推广良种,提高农业集约化,同时大力开发农村落后地区,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发展。我们先后参观了泰国皇家和有关政府部门举办的几项重要农业和社会实验。在碧武里佳蓬山旁,皇家拨出一万多莱荒地,安置无地农户,资助他们开荒安居。农林部在北柳府搞了一个农业试验中心,两千多莱贫瘠山坡地上,修建水库,改良土壤,育植树苗,因地制宜地试种各种果木。农林、工业、教育和卫生四个部还联合建立了一个模范村,那里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举办小型工业,并根据农户的不同经济条件,改善住房和环境卫生,使村民生活过得更好更健康更有意义。这些实验都是有针对性的,要为解决泰国每年一二十万失业农民涌进大城市、改造大片砂瘠地区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供一些实际经验。
泰国重视发展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东南亚曾流行一种做法,片面强调工业化,贬低发展农业对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性,使一些农业国家一度发生过重工轻农的失误。泰国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始终把发展工业置于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据介绍,从五十到六十年代,泰国工业和农业的增长率,前者虽高于后者,但可以说基本上是同步提高的。七十年代以后,泰国继续扩大农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增强国内资本的积累,并大量吸收外资,发展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扩大工业品的出口。由于一再受到西方转嫁危机之害,农产品的出口随之减少,工业品出口相对增加较快。但这并不是泰国改变农业政策的结果。今年上半年泰国工农业产品的出口都有很大好转,工业品出口值继续增加,农产品出口值更创历史纪录,这就是证明。
我们参观了泰国的摩托车、液化天然气、化工和玻璃等制造厂,这些厂在同外资合营或利用外国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现代化生产中,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培养了本国技术人员,增强了本国资本的控制权,而且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摩托车已可基本自给,化工和玻璃产品还有出口,增加了外汇收入。泰国利用外资和技术发展汽车装配业,也使本国不再进口汽车。近二百家饲料厂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采用本国盛产的木薯和玉米等作原料,生产了大量饲料,并同时发展饲养业,既大大促进了国内畜牧业的发展,又不断扩大了饲料出口。有的饲料公司已发展为跨国公司。
泰国发展的工业,有“代替进口”的,也有面向出口的,但主要是发展农矿产品的加工工业和能够利用本国原料的制造业。这也就有利于发展农业,进一步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官方提供的材料,泰国过去四个五年计划的执行结果,经济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
泰国工业化的起步是踏实的。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五十年代的15%提高到了30%以上。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人们把泰国列为“半工业化国家”。目前泰国正在根据八十年代重新调整的发展计划,继续发展初级产品加工工业,同时努力建立一定的基础工业,提高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能否实现这个更为艰巨的目标,对泰国来说,将是重大的考验。(附图片)
湄南河口一瞥。 本报记者 景宪法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