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他把群众的事看得比什么都大——记大同市委书记肖聪慈接待来信来访的几件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23
第4版()
专栏:

他把群众的事看得比什么都大
——记大同市委书记肖聪慈接待来信来访的几件事
“来,给肖书记写封信。”在山西大同市,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
肖书记叫肖聪慈,是位中年知识分子。说到他,群众总是带点自豪的口吻告诉你:“肖书记这个人呀,把我们老百姓的事看得比什么都大!”
这里记叙的就是肖聪慈同志关心群众疾苦,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的几件事。
接到老教师来信的当天
去年12月6日早晨一上班,肖聪慈就收到大同七中朱元虎老师的一封来信。信中说,他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至今仍住在一间不到六平方米的“斗室”,孤苦伶仃,求告无门,只好麻烦市委领导给予解决。“这种情况难道是真的吗?”肖聪慈决定下午邀集市委副书记郭巨民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一道去拜访朱老师。
朱元虎1953年从山西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同女中任教,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被发配到一个小工厂打杂十年,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的问题才得到纠正,重新当了教师。
肖聪慈和郭巨民仔细察看着朱老师住的房:严格地说来,这只能是个过道。家徒四壁,狭窄、阴暗、潮湿,拦在门口的是一节不高的烟囱,浓烟、灰尘直扑房内。左边是锅炉房,鼓风机之声不绝于耳;右边是浴池,难闻的气味滚滚而来……看到这一切,肖聪慈同志心情沉重和内疚地对朱元虎说:“朱老师,您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为培养下一代尽了不少力,我们对您关心得太不够了,对不起您,请相信我们一定要纠正!”
一个星期后,在市委的帮助下,学校给朱老师分了一间半平房。
又过了不久,市委、市政府解决了包括朱老师在内的十七户老教师的家属在农村的户口问题。
为了摄影个体户的开张营业
大同公园的东湖之滨,风景宜人,素有“园中园”之称。个体户魏泽元看中了这个地方,想在这里开办彩色摄影业务。他省吃俭用攒钱,到处求人告贷,购买了价值两万余元的摄影设备。可他万万没有料到公园不仅不让他在东湖之滨营业,而且就连在公园门口摆摊设点,也被轰走。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上书市委书记,倾诉了个体户摄影营业的难处。肖聪慈很快请有关部门酌情给予解决。可是,事情还是久久不能解决。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魏泽元到市委办公大楼,向市委书记诉说了他的难处。
听了魏泽元的诉说,肖聪慈沉思起来:魏泽元是全市开办彩色摄影的第一家个体户,是给他开“红灯”,还是开“绿灯”,这关系到如何对待党的方针、政策的问题。
随后他把有关领导同志和大同公园的负责人请到自己的办公室来,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公园为魏泽元提供方便,魏泽元遵守公园的一切规章制度。
几天后,大同市第一家个体彩色摄影户在大同公园东湖之滨开张营业了。
“小事”不小
1984年6月21日,肖聪慈同志在众多的群众来信中,读着一封普通的信。这封信署名:“普通工人张瑞玲”。信里说,她家房子旁边有个公共厕所,因无人过问,周围粪便堆积足有一米多高,平时臭气冲天,一遇下雨,粪水倒流进家里。希望市领导过问一下,让环保部门尽职尽责,把粪便、垃圾清除出去。按理,这封信转请有关部门“阅处”就可以了。一个一百万人口城市的党委书记,如果去管这类“小事”,那还有完。可是肖聪慈同志却认为:“群众没办法了,才给市委写信,在外人看来是个小事,在他们都是大事,小事不及时解决,积多了,也就成了大事。”他把韩文副市长请来商量。
下午,肖、韩两人和环保局的同志们来到信上所说的地方。事实果然同信上所讲的一样。肖聪慈同志批评说:“这么个样子,群众怎么生活呢?”几位领导当即决定,明天立即组织人员彻底清除这里的粪便,同时要抓一下全市的环卫工作。
肖聪慈在围观的群众中找到张瑞玲,微笑着对她说:“你的来信我看到了,环保局的领导今天就是专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谢谢你给市委反映了真实情况。”
肖聪慈同志是去年10月担任大同市委书记的。到今年10月,他批阅群众来信二千八百五十二件,接待来访群众一千二百八十二人次,平均每天处理群众来信九封,接待群众四人。群众中的许多老大难问题,他都帮助妥善地解决。
王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