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粮食“状元”在巴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27
第6版()
专栏:法国通讯

粮食“状元”在巴黎
本报记者 翟象乾
法国电视台在圣诞节前夕的“黄金时间”里,12月24日和25日分三次连续播送了关于天津市粮食专业户马德良夫妇的新闻短片。小小屏幕把法国观众带到遥远东方的天津郊区静海县蔡公庄乡大邱庄。中国农业体制的改革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也涌现出了一批新时代的先进人物。马德良夫妇是这个村的粮食生产“状元”,连续三年获得丰收,每年收入都超过一万元,成为县、乡劳动模范。作为法国电视一台的客人,马德良夫妇迢迢万里来到法国参观访问,他们作为第一个中国农民的“使者”,为中法两国农民播种友谊,也向法国朋友展现出在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着的历史性变化。
12月22日晚上,在巴黎协和广场附近一家高级旅馆里,记者见到了马德良夫妇。马德良黑黝黝的脸庞,穿着一身灰色西服,可是掩盖不了那淳朴的农民气质。他今年四十一岁,祖祖辈辈住在大邱庄,从没有出过河北省。他三十三岁的妻子何文丽,甚至还没离开过天津,现在“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夫妇一齐能来到法国。
马德良胸前挂着一个闪闪发亮的勋章,这是18日晚上法国农业部长罗卡尔授予他的“法国农业勋章”。这种勋章是法国政府颁给在农业方面有杰出成就的人。马德良激动地向记者回忆起那天授勋仪式时的情景:罗卡尔部长赞扬他敢于承包的勇气和作出的成绩。部长先生说,他很高兴看到中国走上体制改革的道路,农民富起来了,这是农民辛勤劳动、执行新政策得来的。
马德良夫妇操着一口天津腔向记者“诉苦”:洋饭吃不惯,外国话一句不懂,甚至豪华旅馆也住着不舒服,可是一遇到热情、友好的法国朋友,特别是19日和20日应邀去西北部诺曼底农村参观访问,就不再感到是在陌生的国度里了。
马德良夫妇在岗城附近参观了几家农户,他们有种小麦的、有饲养肉牛或奶牛的,还参观了一家著名的奶酪厂。
“这次参观法国农村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他们机械化程度高,还用科学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把农业生产快快地搞上去。马德良还说,他回国后,要搞农业循环,就是说,除了努力增加粮食生产外,还要养些牛和鸡。牛、鸡粪可以肥田,牛奶、肉可以食用,休耕田可以种饲料作物。
在访问时,法国电视台记者对马德良说,“你们能来法国访问是因为命运好。”马德良答:“不是命好,而是我们党的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好。不过也可以说是我的幸运,因为可以来法国的中国农民很多,只是因为你们曾在天津采访过我,给我造成了机会。”马德良还对一位当地农业协会的负责人迪哈先生说,中法两国农民的交流刚刚开始,希望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农民能相互参观访问。
一位司机同马德良有过一段有趣的对话:
司机:中国这条改革的路会不会继续走下去?
答:和过去比,老百姓的生活上去了,为什么要变!
司机:你富了,其他人呢?
答:差不多都有改善,我们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要共同富裕,我只是先富起来。
司机:中国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将会成为富强的国家。
马德良夫妇已在26日结束了在法国的访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