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买书难问题面面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27
第8版()
专栏:

买书难问题面面观
王益
出版体制要改革
在解决买书难问题的过程中,又处处遇到出版社经营积极性的问题。出版社如果死守住只管出书的老框框,那么备书、信息、多渠道、改包销为寄销等都会落空。解决买书难的问题不能光靠新华书店,必须把出版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出版社要积极行动起来,关心发行,参与发行,和新华书店共同担负起解决买书难问题的责任。出版社必须加强经营管理,有副社长或经理,主管经营管理工作。还要有一批得力的干部,要增加资金,建设仓库。一家出版社办不了的,可以几家出版社联合起来办。简单讲,出版社必须变型,从单纯生产型变为生产经营型。哪一家出版社变得早,工作做得多,做得好,哪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书的买书难的问题就能够早解决。不仅对社会的贡献大,而且经济效益也必然是好的。
图书发行的体制也需要进一步改革。要改变政企不分,进一步打破独家经营,建立开放型的批发体制。要大力发展集体、个体书店,使集体、个体书店与新华书店能在同等条件下开展合理的竞争。新华书店内部必须实行经营责任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把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印刷的体制也必须改革。出版社要和印刷厂订立严格的合同制,共同解决出书难出书慢的问题。实行优质优价,快件加价。印刷厂内部要实行经济责任制,打破大锅饭,充分调动积极性。内地印刷厂力量凡有多余的,要在北京、上海设立办事处,主动向出版社揽活。
出版行政机关要加强对出版事业的管理,加强规划,使出版、印刷、发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同步发展。督促出版社在出书方针上严格执行少而精的原则,可出可不出的书坚决不出。在印刷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要把有限的印刷力量用在刀刃上,保证重点书的出版。读者急需的旧书要保证及时重印出版。做好出版、印刷、发行三环节的协调工作。合理调整书价、印刷工价和发行费用率,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出版事业。
买书难的问题,不是简单地采取一个措施或两个措施就能解决的,必须从好多方面采取许多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才能逐步解决。体制改革是根本的一环。改革决心大,措施得力,步子大,就能够解决得快一些。否则,就可能无限期地拖下去。
(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