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卡塔尔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28
第6版()
专栏:卡塔尔通讯

卡塔尔散记
本报记者 安国章
“从木船上下来就进了西德‘奔驰’汽车。”这是西方记者对卡塔尔由穷变富过程的形象描绘。
位于海湾西岸中部的卡塔尔是阿拉伯半岛东部向北伸向海湾的一个半岛,周围还有十几个小岛,面积只有一万一千多平方公里。全国基本上是地势平缓的沙漠,只有西北部有些丘陵似的小山。卡塔尔没有季节差别,全年酷热少雨。根据最新统计,全国只有二十五万人,大部分都住在首都多哈。
飞机从开罗到多哈用了三个多小时。进入机场大厅,首先看到的是旅客入境处挂的两块醒目的牌子,一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居民入境处,一是外国人入境处。显然卡塔尔并不把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居民当作外国人,这表明卡塔尔与合作委员会的特殊关系。卡塔尔朋友解释说,“我们是独立国家,但我们又是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国,我们考虑问题要特别注意合作委员会的利益,加强我们之间的团结,对重大问题,我们采取与合作委员会一致的立场。”
卡塔尔虽是个小国,但历史却很悠久,国家博物馆中保存有公元前四千多年的古物。自古以来,卡塔尔人就以捕鱼、采珠和海上运输为生。目前卡塔尔的主要收入是石油,驾舟出海已成为他们的一项娱乐。
卡塔尔历史上先后遭到葡萄牙、土耳其和英国的入侵和统治,1971年摆脱英国的控制宣布独立。独立后,国家临时大法规定,埃米尔是国家元首,对内对外代表国家,下设大臣会议和协商会议,国家颁布重大法令要先听取协商会议的意见,否则被认为不合法。大臣会议是由元首领导的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构,国家一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的最后决定权由元首掌握,大臣会议成员只是协助元首工作。对外,卡塔尔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友好外交政策,主张在互相尊重主权、互利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特别强调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尤其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加强团结合作。
卡塔尔政府公布的人口数字是二十五万,但真正的当地居民不足十万人,其余全是在卡塔尔工作的外籍人。卡塔尔是个石油国家,外籍人员是随着卡塔尔石油收入的激增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多起来的。1971年独立时,石油产量为一亿五千多万桶,1973年石油涨价,于是卡塔尔的石油产量达到一亿八千多万桶。后来由于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化,卡塔尔为稳定生产,从1981年开始把产量调整到一亿五千万桶左右,90%以上向西欧、日本和美国出口。另外,卡塔尔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给卡塔尔带来了巨额的石油美元,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卡塔尔进入了基本建设的高潮。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的大批劳动力涌进卡塔尔从事建筑和服务业,来自阿拉伯国家和欧洲的外籍人大都在新闻、教育和政府办事机构中任职。
卡塔尔朋友说,“这是我们的具体情况决定的,我国人少,人才缺乏,不得不依靠外国人。但我们已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要实行卡塔尔化。”我们发现卡塔尔在这方面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就。
卡塔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认为它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保证。卡塔尔过去教育很落后,1952年才开始有正规教育,1956年制定了教育大纲。从独立到1981年的十年间,卡塔尔用于教育事业的拨款成倍增加。目前,卡塔尔不仅有了小学、中学、大学,还办起了不少专业学校和研究所。国家培养的学生首先分配到国家各政府部门、经济领导单位和新闻、卫生、教育等部门任职。据卡塔尔朋友介绍,现在政府机构的局级以上干部都由卡塔尔人担任。在我们采访的报社、通讯社和电视台等单位,部主任以上的领导人都是卡塔尔的本国居民。卡塔尔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正在为实现卡塔尔化发挥巨大作用。(附图片)
多哈市的“希拉顿”旅馆。
卡塔尔首都多哈市新区街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