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淮南煤矿应用化学研究所面向技术市场 把“课题组长”改为“项目经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29
第3版()
专栏:

淮南煤矿应用化学研究所面向技术市场
把“课题组长”改为“项目经理”
本报讯 记者张振国报道:“科研人员应由闭守型转为开拓型,由书生转化为企业家!”这是安徽淮南煤矿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吴大立日前在该所技术转让签字仪式上说的。
这个所近几年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煤炭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先后完成七个科研项目,其中高效能混凝土减水剂、115松香不饱和聚脂树脂,分别获得煤炭部特等科技成果奖和国家科委三等发明奖。近半年,他们有偿转让了六项成果,获得技术转让费五十二万元。
这些成绩的获得,一是他们冲破了“闭门科研”和“神秘科研”的束缚,从“小天地”跳入“大世界”,借助社会力量开拓新兴技术;二是打破了“科研成果不得买卖”的禁锢,从单位所有变为全社会财富。
过去这个所的一些上级部门,只要求他们当“书呆子”,他们自己也不敢去买有用的技术或卖出自己的科研成果,所以多年来都是花国家钱,吃“大锅饭”,两手空空。近几年来,他们在安徽省、淮南市科委的支持下,坚持科研面向经济建设、与生产相结合。他们把“课题组长”改为“项目经理”,既要在经济上承包课题,又要学会技术投放市场方面的商务。全所二十多名科研人员思想活跃,开拓精神很强,目前正在开展或即将投入鉴定的较大科研项目还有八项。12月下旬已与全国十来个厂家签订了技术有偿转让协议书,仅此即可在近几年内获得技术转让费六百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