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兴旺发达的食品生产基地——江苏海安县农牧结合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30
第2版()
专栏:

兴旺发达的食品生产基地
——江苏海安县农牧结合印象
本报记者 江世杰
假如要求用一句话来表达采访江苏海安县实行农牧结合所获得的印象,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好一个兴旺发达的食品生产基地!
在海安采访那几天,正是寒流袭击江淮大地,北风吹面如割的时候。然而,在通往各个食品站的公路上,却频频看到自行车后架上驮着肥猪的农民结队而驰;在绿竹掩映的通扬河、串场河上,不时有满载肥猪的机帆船突突突地向县城进发;村子里,圈养的鸡群随处可见;河岸边,围养的鸭群叫声起伏;在集镇的肉案上,新鲜的猪肉几乎全天供应;在县肉制品厂里,由机器分割的小包装速冻猪肉,正源源不断地运往南京、上海……
县委的同志告诉我,今年的农牧业生产情况比去年还好一些:粮食达九亿三千万斤,比去年增加近一亿斤;畜牧业产值能比去年增长一成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提高到32.2%……
“这里有没有‘卖粮难’的问题?”我问。
“没有!”县里的同志说,“农民把口粮、种子粮、征购粮以外的粮食都喂了猪、鸡、鸭、鱼,还不够呢!每年要从外地再买进一亿斤左右。”
这真是奇迹!小小的海安县一年之中竟然能把四亿多斤粮食转化成一亿多斤肉、禽、蛋、奶,这对国家该是多大的贡献!
为什么别的地方在“卖粮难”出现之后才想到通过畜牧业来转化粮食,而海安县却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就开始走农牧结合之路呢?县里同志作了简单明了地回答说:并不是我们有什么先见之明,只是真正做到了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海安县地处江苏中部,位于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的交汇处。这里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较远,地下也没有什么宝藏可挖。县委、县政府在讨论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时,是费了一番脑子的。搞工业,资金、技术、人才不足,能源、原材料也没有保证;粮食、棉花的单产已经很高了,人均又只有一亩地,更上一层楼谈何容易。大家觉得还是畜牧业大有文章可做:这里光、热、水资源丰富,既适合农作物生长,也适合繁养家畜家禽;农村劳动力比较充裕,又有精耕细作和饲养畜禽的传统;而且,肉、禽、蛋、奶搞出来以后,销路不会成为问题。于是,决定走“农牧结合,发展工业,综合经营,提高效益”的路子。
几年过去了,海安县的情况和预想的一样好,全县人民正沿着农牧结合之路,一步步地向着“小康”前进:今年同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了一点三六倍;人均纯收入增长了一点七倍,城乡储蓄额超过了一亿元,人均一百元还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