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不能让“李鬼”坏了“李逵”名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30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不能让“李鬼”坏了“李逵”名声
赵志文
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因受冒牌张小泉们的干扰,忙碌不堪,苦恼不已。
一个深受群众信任的名牌产品,从创立到成功,要花费许多人的艰苦努力并经受长时间的考验。有的单位、有的人缺乏社会主义企业应有的道德,以次充好,冒名顶替,为牟取私利而不惜败坏名牌产品的名声。以劣货冒充张小泉剪刀而行骗各地的刀贩子,便是其中一例。
冒名顶替的丑行,古已有之。如《水浒》上有个无赖李鬼,冒充梁山好汉李逵,在深山密林中拦路劫抢,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嫁祸于李逵。解放前这类事情亦屡见不鲜,卖剪刀的都往王麻子上挂,卖臭豆腐的都与王致和上联……现在,这类事情已经少多了,但并未绝迹。不信,请看各地的招牌,卖包子的都说是得了“狗不理”的真传,卖烧鸡的都讲自家是德州扒鸡的正宗。
由于“李鬼”的冒名行骗,给真“李逵”带来不少麻烦与苦恼,名家老字号的牌子被人盗用,也是不胜其苦的。
杜绝、根除欺世盗名的办法有二:一是广大群众要擦亮眼睛,勿贪小便宜而上大当。二是有关部门要对冒名行骗、坑害群众的“李鬼”迅速查处,严惩不贷。后一条是至关重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