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诱人的广东“金三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30
第2版()
专栏:通讯

诱人的广东“金三角”
本报记者 黄幸群
在珠江和东江的交汇处,有个明显的三角地带,她与素有传奇色彩的番禺莲花山隔江相望,又与两江出海的必经之地狮子洋一水相连。自从广州被确定为进一步开放城市以后,这里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们便送给她一个新的诨号——“金三角”。
一点不错,这里的地理位置对众多投资者来说确是金不换的。单就投资条件中最突出的交通而言,这里海陆空运输都可以提供。我国南部最大的海港黄埔新港就在开发区的东缘,现有的八个万吨级泊位的港口码头可以利用,这是国内与南亚、中东、欧洲、非洲各国海运距离最近的大口岸了;陆上交通呢,广深公路就沿开发区边缘经过,铁路运输直抵黄埔港;如果想要空运吗,也不太困难,坐上一个多小时汽车,就可以找到目前中南最大的国际机场白云机场了。再加上这里距广州市区不甚远(三十五公里),因此,华南这个中心城市便成了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依托。那里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汇集了全省80%的科技人员。难怪一些多年采访深圳的老记者置身“金三角”时也情不自禁地赞叹:这里比起深圳当年起步要好多了。
就在第一批“金三角”的建设者奔向现场的同时,记者来到了这块宝地。只见方圆八九公里内,蔗林连着蕉林、蕉林连着荔枝园,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就如同在一片绿海中泛舟。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缪恩禄告诉我们:为了尽快地把这里建设成为“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的窗口、管理的窗口”,这里提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的口号,制定了开发区的发展规划。除了人们熟悉的“五通一平”
(即通电、通水、通车、通话、通下水道、平整土地)以外,要考虑的还有很多。譬如说,三角地带平整开阔,但两江相汇,洪汛不得不防,为了求得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水的标高,专家们被请来了,档案资料翻遍了,研讨会、论证会开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才郑重地拍了板。又譬如,要引进项目,环境保护怎样才能跟上,污水怎样处理,垃圾如何解决,还有,哪些果园要保住,哪些河涌当为新建的现代化新城增色……总之,未来的“金三角”应是园林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建设尚在起步,但“龙门阵”开拓者早就摆开了。
据资料介绍,目前世界上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好些,但在国内,还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什么现成的东西可抄、可套,很多东西都在探索。我们接触了好几位分管具体工作的同志,他们担负的工作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把这种探索视为己任,看作是乐事。新成立的条法处,仅用半年就拟出了开发区管理条例、华侨投资优惠条例等一系列法则草案。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将会使许多担心“变”的投资者吃上定心丸,这种吸引力也是不可低估的。
自从国务院批准广州成为开放城市以来,“金三角”迎来了一批批的客人,先后和二百多家港澳商人及外商洽谈了引进项目。“金三角”的管理人员到香港考察,刚住进旅店不到十五分钟,就接到好几个电话,都是客商的咨询。管委会设在东方宾馆内的临时办公室,经常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近期内准备上马的十多个项目已经确定了。
“金三角”,多么美好的称呼,愿你在祖国的第三次腾飞中发出耀眼的光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