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张光年在中国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指出: 创作自由是社会主义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30
第3版()
专栏:

张光年在中国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指出:
创作自由是社会主义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在今天举行的中国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作协副主席张光年在题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的报告中,论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的新现象、新事物,并由此引出了解放思想、贯彻“双百”方针、保证作家的创作自由以及作家深入生活等方面的新经验,回答了作家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广大作家都在认真地体味、思索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近年来出现的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和历史的经验教训。张光年在报告中说,新时期创作力活跃、并生产了优秀作品的作家,几乎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他们处于心情舒畅、思想活泼、信心充沛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在创作竞赛中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发挥出较高的水平。而当他们由于主客观原因,一时思想紧张、心情忧虑、信心低落的时候,他们就感到笔下十分沉重。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创作自由问题。由于长期“左”倾思潮的影响,我们不少同志讳言创作自由。似乎一提创作自由,就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自由泛滥之虞。其实,创作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社会主义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科学地阐明它。列宁就曾经指出:社会主义文学是真正自由的文学。张光年认为,创作自由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从社会条件来说,是指社会为作家的创作才能的自由发挥提供的保证,也就是客观上形成的鼓励和保护创作的明朗健康的政治局面。从作家们的角度来说,是指在创作活动中充分珍惜、利用党和人民创造的有利条件,透彻地理解自己的时代,透彻地理解人民的生活、愿望和要求,从广阔的时代潮流中汲取创作激情,进入创作的自由状态。
张光年在总结新时期文学繁荣的经验时,对在贯彻中几经周折、以至在十年动乱中遭到万劫不返厄运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进行了论述。他说,“双百”方针是我们党提出的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它丝毫不违反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而是贯彻执行四项基本原则、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最生动最有效的武器。艺术创造和科学研究是一种精细复杂的精神劳动,它比一般的思想工作更需要采取民主讨论和自由竞赛的方法,而最不能容忍利用行政手段简单地处理。因此,实行“双百”方针不是一时的、权宜的手段,而是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长期的、基本的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全发展的关乎国运兴衰的大问题。他说,在我们的一切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都在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四个现代化的时候;在我们党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国策,加速体制改革的时候;在社会主义民主的气氛空前高涨的时候;对“双百”方针的重要性,我们难道不是有必要重新加以认识和强调吗?
“双百”方针在文学创作中要得到体现,作家要真正达到创作自由的境界,关键的一点是需要解决好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家要努力深入生活。张光年对我国文学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了坦率的总结。他说,深入生活这个口号,我们已经提倡多年,取得了显著的良好效果;但也应该承认,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这个本来是正确的口号,常常受到极为机械的、简单的解释,甚至成为粗暴地驱使作家图解政治运动、对作家的创作横加干涉的一种借口。他在分析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家的作品后指出,对作家来说,深入生活,要从文艺创作本身的特殊要求出发,实现马克思所说的“艺术地掌握世界”的要求。作家对生活、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就是指作家按照创造艺术形象、特别是典型形象的需要,对生活的主体,对生活的创造者和承担者——人的了解、熟悉、研究、体验。文学的主要反映对象是人,它主要是通过人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去反映现实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不妨可以说,深入生活,也就是深入人的精神世界,深入人心。同时,还必须特殊地注意到艺术经验不同、文学体裁、创作方法等运用各有差异的作家深入生活的方式方法的不同。总之,作家深入生活,决不能搞一窝蜂、大呼隆、硬性统一、表面文章。在促进作家和处于新的变革中的人民生活相结合、促进更多的反映新时代生活的力作出现这个共同目标下,应该允许作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他们自由选择、各行其便。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尊重和爱护作家、尊重和研究艺术规律,一个广大作家深入生活的热潮,一定会顺乎时代之潮流而出现。
我国文学事业用几十年的实践换来了许多宝贵经验。张光年认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空前繁荣的局面,归根结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产物,是三中全会开创的崭新的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时期在召唤着作家,要求获得相应的伟大的文学表现;而社会主义文学也从这个伟大而丰富的时代获得了最雄厚的现实生活基础和无尽的文学艺术素材。在粉碎“四人帮”并清除其影响的历史性搏斗中,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工作中,文学和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血肉联系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形成了休戚相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动人局面。粉碎“四人帮”后走在前面的革命新诗歌抒发了亿万群众的狂喜、悲愤、渴望和痛定思痛情绪。被称为“伤痕文学”的一系列带有浓重悲壮色彩的中短篇小说扣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弦,在新时期文学中起了披荆斩棘、敢为天下先的作用。随着城乡社会主义改革浪潮的掀起,作家们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具有献身精神的知识分子、新时期的开拓者等形象以及当代生活中的重大变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反映,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而且,这些优秀作品题材新、主题新、表现手法新、人物性格新,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基本形成了多样化的多姿多彩的局面,使当代生活几乎所有的重要领域都得到反映,也使新时期文学在加深人们对生活的认识上产生了较大的作用。
张光年历数许多在座或不在座的作家,对我国作家队伍的成长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估价。全国范围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广大作家心灵舒畅,视野开阔,情绪高涨,认识生活、剖析社会、探究历史的能力大大提高,获得了过去多少次生硬粗暴的改造也难以获得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老作家在不断向文艺界贡献他们宝贵的经验的同时,还以惊人的毅力不断写出精湛的新作;一大批优秀的中年作家正处在思想上,艺术上日趋成熟的阶段,不断向读者奉献出思想深刻、艺术精美的佳作;有才华的青年作家大量涌现,使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长河腾起了活泼的新浪。
在作家们欢聚一堂举行这次盛会的时候,我国正处在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激潮之中。张光年以一个文艺老兵的身份自勉并与广大作家共勉说,我们一定要深刻地反映我国四化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丰满地塑造出无愧于中国人称号的中国人形象,加紧建设高质量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开创一个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的新局面,并通过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引来社会主义文艺的大活跃、大竞赛、大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