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希望在自行车洪流中——北京市群众性自行车比赛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30
第3版()
专栏:体育

希望在自行车洪流中
——北京市群众性自行车比赛述评
本报记者 汪大昭
我国是自行车大国,又是自行车运动的弱国,这样一个落后的项目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应当从何抓起呢?北京市自行车协会依靠社会团体和厂家的资助,一年之中举办了各种群众性自行车赛十五次,参加比赛的达到三千多人次,对推动我国自行车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北京市开展自行车运动的经费很少,过去只用来每年搞一两次竞赛,参加比赛的人数也不过一两百人,报名还要受限制。许多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无缘显示身手,北京自行车队也很难有选拔新人的机会,以致四十多岁的老将仍退不下车场。自行车协会的同志们感到这样墨守成规,会使这项运动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死胡同,路子越走越窄。
去年秋天,他们在北京自行车总厂的赞助下,首先举办起燕牌自行车公路比赛,凡骑用燕牌自行车的都可自由报名参加。比赛一下子吸引了上百人,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这以后,他们又陆续举办了中学生自行车赛、农民自行车赛、家庭自行车赛,还把中断了十多年的田径场普通自行车赛恢复起来,搞得很有生气。
首先,比赛的组织工作尽量照顾到广大自行车爱好者参加活动的要求,所有的比赛都安排在星期天进行。裁判员只有很少一点补助,运动员报名一般没有限制,市自行车协会还从北京自行车队收集了一批旧头盔借给大家戴,整个比赛进行得安全而有秩序。
其次,这种群众性自行车比赛,参加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了国际上自行车大赛的规模。最为壮观的金狮牌自行车赛竟有一千多人驱车上阵,有的甚至从百里之外赶来一赛为快。所有参加比赛的人全部骑完了规定的里程,连一位中途坏了链条的车迷也一步一步滑行到了终点。举行农民自行车赛那天,正赶上下大雪,许多农民一大早就赶到比赛场地扫雪清道,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再次,群众性自行车赛为自行车队选拔人才提供了良机。多年苦于无处选材的自行车队教练们从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洪流中,发现和挑选出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苗子,参加了自行车队集训。昌平县二十岁的青年装卸工杨振东酷爱自行车运动,他长年装车不坐车,每天骑车跑一二百里跟车装卸。在这些比赛中,他七次夺魁,现已被选定为北京市参加明年全国职工运动会的代表队队员。
北京市自行车协会举办多种形式的自行车赛,为促进落后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至少,它可以说明,体育是千百万群众的事情,他们不仅是旁观,还要亲身加入到体育大军中来。假如眼睛只盯在少数优秀运动员和他们一时的成绩上,忽视孕育和产生尖子运动员和奖牌的源泉,事情是办不好的。我国有几亿人骑自行车,至今难以在世界自行车较量中上榜,令人不安。要是能象北京市自行车协会那样,扎扎实实地从下面打起基础来,情况不就会逐步好起来吗?(附图片)
北京市群众自行车赛的情景。 阎乃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