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古雅高洁 雄浑瑰丽——看武汉歌舞剧院演出的《九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05
第8版()
专栏:

古雅高洁 雄浑瑰丽
——看武汉歌舞剧院演出的《九歌》
贾作光
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不朽名著《九歌》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今天,这部可歌可舞的作品以崭新的风姿、丰富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再现于我国社会主义舞台上。武汉歌舞剧院演出的《九歌》,受到了各方的赞誉,不少同志认为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屈原的《九歌》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向往美好爱情,追悼阵亡英烈的强烈感情。它的艺术风格古雅高洁、雄浑壮丽,具有巫音艺术的奇异想象和浪漫色彩。武汉歌舞剧院通过艺术再创造,再现了这种瑰丽雄奇的风格。
在庄严凝重的低音甬钟声中,大幕拉开,一幅具有楚文物特色的“楚风图”赫然出现。无论是服饰、道具、舞蹈、音乐、译文,都给人以奇幻古朴之感。正如编剧、总导演程云所讲:“《九歌》创作手法的原则是‘拟古而不泥古’。”《九歌》的音乐正是根据这个原则创作的。作曲家莎莱、徐亨平研究了楚商调式和大量古乐资料,写出了色彩浓厚的楚风旋律。他们根据人物个性,运用现代配器手法与大型民族乐队,使音乐形象与舞蹈形象溶为一体,不但感情深邃,还加强了舞蹈的内涵力量。“东皇太一”、“国殇”悲壮旷达,激荡心弦。“山鬼”、“湘君、湘夫人”,则用最古老的埙吹出深情而又细腻幽婉的旋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而不是舞蹈的外衣。《九歌》音乐的成功之处正在这里。
舞蹈编导们同心协力,刻苦钻研,创造了许多精美的舞蹈语汇和舞蹈场面。他们编舞从内容出发,精心刻画人物,技巧的使用比较相宜。如“东君”的独舞矫健流畅,扮演者李明的表演俊美洒脱。“云中君”祈雨舞更为精彩,男着蓑衣,女顶草笠,在顿挫的节奏中双膝弯曲,点步前进,动作哏劲十足。他们成群结队地跳着幽默风趣的祈雨舞,整个画面土风浓郁,很有生活气息,把观众带进古老的楚国民俗境界。“山鬼”删去了枝蔓盘节的动作,风格比较隽永统一。扮演者赵兰基本功扎实,动作准确,刚柔相济,塑造了一个美好的山鬼形象。把诗化作动人的舞蹈形象是不容易的,特别是表现“岁既晏兮孰华予”一段,用少而精的几个动作,就刻画了山鬼等待情人赴约的急迫心情和她对情人失约的忧郁伤感。
我最喜欢楚风傩祭的“大司命”。这是巫音艺术盛期广泛流行的戴假面而舞的乐歌。编导在民间傩舞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创造,增强了节奏性,加上大幅度伸展,动作铿锵有力。扮演瘟神的青年演员邓成军虽被罩上假面,但表演逼真,栩栩如一幅浓彩绘成的古画。银发老人率领的金刚力士与红衣小儿代表着力量与蓬勃的生命,既有雅趣而又令人发噱。
舞在诗中,意在形外。情、意、景构成优美抒情画卷的要算“湘君、湘夫人”这一篇章了。整场舞蹈既借鉴于戏曲又超脱于戏曲。用水袖表现湘夫人思恋之苦,既贴切尽情又高雅精微。扮演湘君的翁世泽俊俏神逸,扮演湘夫人的赵红高贵委婉,两者配合得珠联璧合,十分动人。“国殇”是祭阵亡将士的悲壮挽歌,表达了楚人的无畏气概。扮演未亡人的黄小瑛以有棱有角的动作,表现出楚人刚强的性格和不屈的复仇精神,给了观众极大的感染。《九歌》湘夫人李克瑜速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