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北京街头雕塑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05
第8版()
专栏:

北京街头雕塑一瞥
崔开宏
近来,在北京的一些公园、街头,新建了不少座园林雕像。
在正义路的街心林荫行道旁,有三座反映青少年女子读书、弹琴和清洁劳动的塑像。女学生身着薄裙,静静地坐在一块岩石上,两手掩耳托腮,孜孜不倦地埋头读书(见左图);音乐家双腿跪地,手指轻巧地微微拨动琴弦;清洁女工满怀豪情,仿佛在辛勤地清扫。这三件作品艺术造型优美,比例和谐,布设于街心路径的低铁栏杆内,后面衬托着绿林、花丛,脚底铺盖着大片芳草,雕塑艺术与生活情趣在此融为一体了。
坐落在和平里街心花园中的《和平鸽》雕塑,也吸引着众多的游人。鸽子站立在一座穹隆形状的大理石底座上,展开着双翅,仿佛在扑扑地拍着翅膀飞向天际。这件雕像线条流畅,光洁平展。两侧花丛与草木红红绿绿,后面陪衬着仰天喷出的白色水柱,街旁高楼广厦,车往人流,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和平生活图景,使游人心旷神怡。
北京的市街、公园新建的雕塑,题材之广,艺术之美,是令人称赞的。如北京植物园中的牡丹仙女汉白玉石雕像,紫竹院中的仕女吹笛图,石景山公园喷泉中的母女图,玉渊潭公园中小女孩坐在水中嬉水的雕像,以及表现历史人物题材的李大钊烈士像、徐悲鸿胸像,北京大学校园内的蔡元培、李大钊胸像等等。这些雕塑作品,艺术造型有的轻巧活泼,有的庄严肃穆,有的质朴恬淡,有的华丽多彩,有的粗凿大斧,有的精雕细刻,风格多样。它们设置于公园风景区,把园林打扮得多姿多彩,给人以美感。
但是,有一些雕塑品的艺术表现和雕凿工艺的低水平,却未免使人失望。例如某公园正门入口处喷水池中的鲤鱼雕塑,造型粗糙,空间体量过大,所产生的天际线与建筑和四周景物的轮廓线不协调。园中的那些雕像,人身的各部位比例不和谐,有的人像头大身小,有的则身短头长。
雕塑是美化园林的。近年来,我国城市雕塑已有了新的发展,但我觉得还应当稳步前进,不要急于求成。园林雕塑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构思,在于形象与环境的恰当结合,在于艺术技巧的精到表现。因而,在发展城市园林雕塑中,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务必要注意保证艺术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