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发展中的博茨瓦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06
第6版()
专栏:

发展中的博茨瓦纳
李红
博茨瓦纳是个位于南部非洲的内陆国家。由于大部分国土为半沙漠地带,交通极不方便,又处于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威胁之下,长期以来经济很不发达。独立前,全国几乎没有工矿业,农牧业也十分落后。那时全国的柏油公路还不到十公里,文盲占人口的80%以上。日益增多的失业者,被迫到南非当劳工为生。它没有自己的货币,政府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正常的行政开支。当时曾有人怀疑独立后的博茨瓦纳是否能够“生存下去”。
然而,由于博茨瓦纳政府和人民独立后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使国家面貌大变。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0%,这在非洲来说可算十分突出了。人均年收入也从不到八十美元增长到现在的七百美元以上。修筑公路八千多公里,卫生院的数目增加四倍,小学全部免费,中学由五所发展到四十所,并且建起一所大学。
博茨瓦纳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政府大力开发采矿业有关。在七十年代,博茨瓦纳政府同外资合作,兴建起一些大型矿业企业,特别是建立起奥拉帕、莱特拉卡内和吉瓦嫩三大钻石矿。钻石产量迅速上升,1983年达一千一百万克拉,占博茨瓦纳出口总收入的66%,成为世界上生产钻石最多的国家之一。钻石业成了博茨瓦纳的经济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982年,博茨瓦纳又建起继南非的奥本海默大厦之后的世界上又一钻石分类中心,逐步向加工方向发展。品位高的塞莱比—皮奎铜镍矿、藏量丰富的莫鲁普里煤矿也相继开采。这些都对博茨瓦纳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博茨瓦纳还重视发展传统的养牛业。牛在博茨瓦纳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这个国家,上至总统、部长,下至一般人员都养牛。博茨瓦纳国徽正中央就有一个牛头的图案。独立前,博茨瓦纳只有九十万头牛。独立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养牛业得到巨大发展。正常年景牛的存栏数达三百多万头,人均拥有牛的比例居世界第二。为促进养牛业的发展,政府建立起种牛场、示范牧场、人工受精中心和畜牧业指导中心,扩大了牛肉加工业,并且参加了洛美协定,打开了牛肉销售市场。这样,博茨瓦纳就把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养牛业改造成为具有发展前途的经济部门。
博茨瓦纳国内政局稳定,有利于经济的较快发展。独立以来,博茨瓦纳执行“民主、发展、自力更生和团结”的建国四原则,强调保持国内的“和平与稳定”。西方报纸把博茨瓦纳称为动乱非洲中的一块“和平、稳定的绿洲”。
博茨瓦纳政府执行讲求实效的经济政策。它根据本国矿产资源丰富、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情况,决定了引进外资、合作开发矿业的方针,因而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效果。它采取积极而又慎重的步骤,逐步摆脱历史上形成的对南非经济上的依赖,争取经济上的独立。它经过谈判同南非重新签订了《关税联盟协定》,提高了关税收入。它1976年退出南非控制的“兰特”货币区,发行本国货币“普拉”,掌握了金融的主动权。博茨瓦纳还计划修建一条横贯卡拉哈里沙漠的大铁路,作为不通过南非的新出海口。它把争取到的外援严格地用于经济建设,注意实效。它量入为出,开源节流,要求政府官员廉洁奉公,如部长上下班不配备公车,到国外出差乘飞机不得坐头等舱等。
我国同博茨瓦纳于1975年1月6日建交,十年来,我们两国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合作关系。前总统卡马和现任总统马西雷先后访问我国,对发展两国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两国在政治上和国际事务中互相支持,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正在扩大,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也日益增多。中博人民为巩固和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正进行着不懈的努力。(附图片)
图为博茨瓦纳奥拉帕钻石矿一角。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