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种好肥好劳动好 低产地里出黄金 九台县种粮专业户刘生去年产粮五十多万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07
第2版()
专栏:

种好肥好劳动好 低产地里出黄金
九台县种粮专业户刘生去年产粮五十多万斤
本报讯 记者李安达报道:同样的自然条件,同样的一片耕地,过去年产粮食只有五六万斤,去年却达到五十万斤。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吉林省九台县饮马河乡朝阳村的种粮专业户刘生。
那是一片黄土地,土层薄,离村远,又是北坡地,光照差。过去吃大锅饭时,年年打不了多少粮,有的人主张把这块地撂荒。1973年,公社付给生产队一笔土地补偿费,把这片面积三百五十二亩的土地收上来,办起了苗圃和良种场。但是,由于吃“大锅饭”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种树苗不长,种粮不打粮,办场十年亏损十年。不少人认为这片地没法再种了。1982年冬,这里开始推广专业承包。公社决定,谁都可以承包这片地,每年只要向公社交五千元。没人敢承包。这时,家住另一个村的刘生找到公社,和公社签订了承包合同。
刘生当过二十一年生产队长,从来就有股认真劲儿。承包这块地,更不敢马虎大意。他家八口人,大都在外参加工作,种地的只有他和最小的闺女。他把铺盖卷搬到原来公社办苗圃时盖的一幢旧屋子里。父女俩起早贪黑劳动,还请了四个帮工,农忙时再请些零工。前年,这三百多亩地都种上了优良品种,种地前全下了底肥,种地时一副犁杖后面跟着五个人下种,籽摆得又匀又齐,争取一次拿全苗。苗长出后,及时间苗,适时铲地追肥。别人说他种地就象照料小孩一样精心。1983年一年下来,加上在本生产队承包的四十五亩地,刘生家共打粮三十六万五千多斤,交了三十五万斤商品粮。除去生产、生活各种开销,还存入银行三万多元。去年,县有关部门积极帮他解决良种和化肥,加上他自己辛勤耕种,粮食获得大丰收,据测算,总产量不下于五十万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