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文贵深沉 传贵立意——《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一卷评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07
第5版()
专栏:书评

文贵深沉 传贵立意
——《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一卷评介
申尔
清史编委会编《清代人物传稿》,分为上下两编,收入上编者为1840年以前的清代人物,拟分多卷编写。王思治主编的上编第一卷,已由中华书局出版。书内收录了从满族兴起到1644年清朝入关前后的五十一位清代历史人物。参加撰写的作者十余人。
本书采用纪传体史籍的传统体裁,以传主一生的主要事迹、言行为主线,力求准确地再现清代历史人物的形象。与现存的清人传记相比,本书无论是在立意、写法上都有突破,史料也相当充实。
现存的清人传记,以事系年月于某人。读者看到的往往是千人一面的仕途升迁表,人物形象苍白、干瘪,缺乏生气。本书作者深入研究了明清之际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背景,力图从历史哲学的高度,以明清鼎革之际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各阶级、各集团的代表人物为中心,勾勒出一幅波澜起伏、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透视传主一生的言行和命运变迁与明清之际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反映激烈动荡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如何造就了各类不同人物的特有观念和时代个性。由于作者没有满足于粗疏、肤浅地记录传主一生的主要事迹,而是从一个更深的层次着笔落墨,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写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写出了造成这种复杂性的社会、历史依据。在写法上,作者遵循寓论于史、不枝不蔓的原则,力求做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作者得于心,览者会其意。”细读各篇,读者可以看到一张张神态各异的脸谱;通览全书,又可以从几十位历史人物的群像中看到明清之际历史发展的脉络。
作者在发掘、爬梳史料上也颇为用力,力图选择传主一生中最具特色的言行,用白描的笔法,以语画人。如本书《归庄传》,作者写归庄抗清兵败后终生隐居,绝意仕清。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在大门张贴春联,以祈吉祥如意,而他(归庄)的对联则是:“一枪戳出穷鬼去,双钩搭进富神来。”这幅不与世俗苟同的对联,鲜明地再现了归庄特有的狂放不羁、傲然独立的遗民形象。
清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浩如烟海。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从史料搜集到史料排比的水平,而是在深入理解历史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提炼、升华,有时用一点传神的虚写,酣畅淋漓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风貌。如本书《阎尔梅传》,作者写到阎尔梅为抗清事业奔走呼号,晚年时“常常默坐于松林涧水边抚琴悲歌,尤喜奏苏子卿牧羊曲,以苏武被困匈奴,宁死不折节的史事,寄喻自己对故明的怀念。甚至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临终的前几天,还迎着破窗前凛冽的寒风弹奏此曲,深情地歌颂苏武‘巍然祀汉廷’的爱国之心。”笔法虚实结合,人物个性特征毕呈。
在一次座谈会上,与会的清史研究工作者认为,本书的出版是清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当然,这一成果只是初步的,希望编著者能循此前进,在今后各卷的编写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本书的不足之处,是某些文字略显古涩,少数史实不够准确,某些人物的形象特征还不够鲜明。
一部成功的历史人物传记,不仅应该是一部科学、严谨的学术著作,还应该具有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启迪心智的思想内涵。应当说,本书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