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新农业革命中的罗马尼亚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07
第6版()
专栏:罗马尼亚通讯

新农业革命中的罗马尼亚农村
本报记者 严正
罗马尼亚现在的农业总产值已是一九四五年的八点二倍。近几年尽管天时不顺,但它的农业仍然克服自然灾害,获得了好收成,达到全国人均一吨粮。罗马尼亚同志每谈到这些成就时,总是交口赞扬新农业革命的功绩。新农业革命是在一九七九年罗共十二大上正式提出的。为了让记者具体了解其内容,《火花报》编辑部特地组织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参观访问。
雨过天青,我们驱车东出布加勒斯特,沿着通向黑海岸的公路疾驰,途中经过的瓦拉几亚平原,是欧洲著名的粮仓。这里刚刚结束秋收秋种,拖拉机翻耕过或播种过的原野广袤无垠,黑油油、平展展的,就象万顷微波,急速地向车后滑去,车窗外还不时掠过粮仓、食品加工厂、农业研究所、饲养场……每隔半个钟头左右,就经过一个生活区。别墅式的新农舍坐落在花木果树中。与庭院相连的是农民自营的果菜园。附近还有工厂、百货商店、学校、俱乐部,和类似城市的其它设施,称之为“农工中心”。新农业革命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建立这样的中心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逐渐城市化。
汽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到达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克勒拉希县。这是几年前新建的县,共有耕地四十二万六千公顷,种植粮食、棉花、甜菜和葡萄等。论面积,它在全国占第五位,可是由于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耕地实现了喷灌化,因此粮食产量却居全国首位。负责县土壤改良和灌溉企业的主任艾·马里纳斯库博士向我们展示了全县灌溉系统图。该县属瓦拉几亚平原的一部分,多瑙河及其支流博尔切亚河流经县境。全县按水文地理划分为十二个灌溉区,每个区沿河或湖建有一个中心电灌站和若干分站,把抽上来的水经渠道和密如血脉的地下管道送到喷灌口。各个喷灌口之间的距离约七十二米,喷出的水点可以联成一片。为了保证灌溉和蓄洪,全县还建立了十个大型水库和一百五十公里堤坝,向沼泽要耕地,种植大量树木,以防止水土流失。目前罗马尼亚已有这样的灌溉地三百五十多万公顷,占全部耕地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新农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科学种田,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良种化。为了加速达到这个目标,大国民议会专门通过了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确保农业稳产的全国农业“纲要”,成立了以齐奥塞斯库同志为主席,总理,副总理为副主席的指挥部,以及由各部长组成的执行局。国家拨出巨款,在全国范围改良土壤、垦荒造田、整治河流,建立排灌系统,同时制造更多的拖拉机和其它农业机械,培养农业专家,改良和推广新品种。
除了加速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和现代化外,新农业革命的又一个内容是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关系,采取一系列鼓励性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提高生产。记者在参观“罗中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就看到罗马尼亚同志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全社九百名社员分成九个生产队,分别承包粮食生产、饲养、蔬菜果园、建筑和饲料加工等劳动,双方签订合同,由合作社提供生产资料和各种劳动条件,规定生产指标,各生产队自行经营管理,收获时没有达到指标者罚,超过指标者奖。每个生产队又把队员分成若干个作业组进行层层承包。这种把劳动与劳动成果直接挂钩的组织形式,促进了社员的积极性,使合作社生产不断发展,几乎年年超产。此外,合作社还以提供种籽、种畜、灌溉、肥料、农药、运输粮食和饲料加工、以及牧场等方式帮助和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自养更多的家畜以增加收入。现在这个合作社的每户社员都有面积相当可观的果园和蔬菜地,私人饲养二三头牛,二三头猪,数十头羊,其中最高的达八十头羊,私人养羊数已是合作社养的二倍,社员饲养的鸡鸭更是难以数计。平均每个社员的年收入在二千美元以上,其中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收入占他们家庭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吉查主任说,过去由于担心私人副业会影响集体生产,曾对社员作过限制,后来取消了。齐奥塞斯库同志一再强调,个体农业经济在农、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给予“更大的重视”。目前个体农业用地约占全国百分之十五的农业用地,生产全国百分之十四点五的粮食,百分之四十五点四的肉类,百分之六十二点二的牛奶,百分之五十七点五的蛋类,百分之四十二的蔬菜,百分之六十二的水果。罗马尼亚同志指出,它们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必要补充”。
当我们结束两天的参观访问回到布加勒斯特时,满天彩霞,仿佛给这座花园城市镶上了一道道金边。(附图片)
多瑙河下游瓦拉几亚平原上的一个排灌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