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为了人民的重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08
第4版()
专栏:

为了人民的重托
本报记者 傅旭
南开大学副教授李宏硕,自前年4月当选为天津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来,积极主动地倾听和反映选民意见,不辞劳苦地为选民排忧解难,得到广大选民的赞扬和信赖。
李宏硕是一位侨眷,许多亲友在海外。抗日战争前夕,父亲把他送回国内,曾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1952年,他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任教。他个人的成长过程和亲属在海外的生活经历,都使他感到作为一名人民代表责任重大。他认为,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决不只是参加一年一度的会议,投几次票就算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是代表人民监督政府的工作,把选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带给政府。因此,他决心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代表。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经常召开人民代表座谈会,听取群众对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平时,李宏硕在接待选民来信来访时,就很注意搜集群众意见,但每逢参加座谈会之前,他还要深入到南大的学生、领导、工人中,或登门拜访,或利用开会、上下班路上等机会搜集意见。前年11月,他在座谈会上向市政府提出解决卫津河的污染、南大副食品供应等问题,以后都得到了解决。关于卫津河污染问题,李瑞环市长在座谈会召开后的第二天就来到南大察看。去年一开春,市政府动员大批学生、工人、干部、解放军干了一个月,使卫津河的面貌焕然一新。
由于李宏硕热心为选民讲话、办事,不光南开区,天津市其他选区的一些选民有事,有时也来找他。不管是谁,他都热情接待,想尽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有一位归侨女工程师因车祸致残,瘫痪在床,身边无人照顾,精神上很痛苦,来信要求李宏硕代她向市人大常委会反映。李宏硕接信后,就放下手中的科研任务,为她请医看病,向几个有关单位反映她的困难,提出帮她度过难关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使这位女工程师的一些困难得到解决。
象这样的事,李宏硕碰到过不止一件。当他对选民反映的问题涉及到的一些方针政策不了解时,就向有关部门请教,或者亲自做调查研究。系里几位领导同志看他这样忙,想到他还要完成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就出面为他挡驾。但李宏硕说:“每当我想到一个个选民向我反映意见时那种认真的态度、迫切的心情和满怀希望的目光,就使我激动不已,感到责任重大。”因此,他只要碰到选民来访,就立刻将手头的工作停下来,热情接待他们,不计时间、代价地去为他们奔波。
李宏硕除担任人民代表,还担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宣传部的副部长,每月要用十天左右时间来北京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为了使本职工作不受影响,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十二个多小时,有时要在凌晨一二点才就寝。他放弃了节假日,放弃了一次次旅游、参观的机会。
年过半百的李宏硕,不为终日为他人奔波而懊悔,也不为失掉一些难得的娱乐机会而惋惜。他说:“我每替选民办点事,都觉得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凡是有利于四化建设的工作,凡是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工作,我都应该做好,努力去做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