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克服官僚主义 做好信访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09
第4版()
专栏:专论

克服官僚主义 做好信访工作
狄济洪
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种必要的民主形式。因此,它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一切部门,第一要如实反映情况,第二要亲自处理问题。”这一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信访部门的方针、任务,有重要指导意义。
应该看到,少数同志对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往往以“工作忙”为由,忽视信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那种对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作风还时时有所表现。有的同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调查,不研究,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致使群众来往奔波;有的同志思想僵化,墨守陈规,对该解决的问题不表态,消极坐等红头文件和上级指示;有的竟把群众的揭发信转到揭发对象手里,致使揭发问题的人受到打击报复,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
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向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及其负责人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反映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这是他们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监督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重要途径。因此,是否重视人民来信来访,认真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反映了我们是否有群众观念,是否尊重群众民主权利的问题。
广大群众通过信访渠道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批评和建议。做好信访工作,我们就可以集中群众的智慧,丰富我们的头脑,得到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到,会议上听不到,文件中看不到的难得的政治、经济信息。中央领导同志国事繁忙,仍然坚持经常批阅群众来信。不少群众来信对经济改革和四化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据此形成了有关的政策、文件。在这方面,很多地方的领导同志也从中尝到了甜头,他们形象地把信访部门比做“第二政策研究室”。
群众在来信来访中反映的许多实际问题,看似琐细,但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反映着他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不仅可以广泛地了解社情民意,群众也通过这些问题得到处理,直接感受党的温暖,体会到党风的好转。何况,每一个来信来访的群众,都不是孤立的个人,往往一个人的问题解决了,会影响、教育、带动一批人。那些口喊工作忙,而又以信访工作不足道,不屑一顾的同志,忘记了群众的疾苦,不关心群众的痛痒,往往只能在那里空忙,瞎忙。
克服官僚主义,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督促检查,克服那种只顾应付上级,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倾向。要把信访工作的好坏,列为考核干部优劣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干部的升降任免联系起来。同时,还要大力提倡共产党人的求实作风,禁绝那种坐而论道,照抄照转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我们国家幅员广大,情况复杂,每个群众反映的问题,都带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主动负责,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各类问题。如果事事等文件,件件靠批示,就将什么事也办不成。即使是不能解决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不能一推了事,同样要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这种主动负责,敢于拍板,扎扎实实办实事的精神,信访工作一定能够做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