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让中国板栗更多地走向世界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09
第5版()
专栏:

让中国板栗更多地走向世界市场
鲍乃仁
我国栽培板栗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板栗已为人类所利用。一千年前,糖炒栗子问世,并成为远销西方的出口商品。“天津甘栗”被日本广大人民誉为“东方珍珠”。
北京以东,长城内外,广大燕山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由于燕山山区独特的气候、土质条件,自古以来这里就成为栽培板栗的宝地,世界上很少有可与之比美的地方。
目前,板栗主销日本国。如何让日益增多的板栗进一步走向世界市场呢?
一、加强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板栗”。板栗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板栗种仁含糖量17.5%、蛋白质5.7~10.7%、脂肪2~7.4%、淀粉45~52.6%,并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多种维生素。根据我国古代名医的著录,板栗可“益气,活血,厚肠胃,疗筋骨,驱寒止泻,健脾补肾”。甘甜芳香、酥烂糯软的板栗,涩皮易剥,宜于糖炒,可作“高级小食”。
二、搞好农贸结合、产销结合、内外贸结合。长期以来,板栗从生产到流通,在经营体制上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栗农生产,供销部门收购、代购、加工、内销,外贸部门加工、出口。这种固定模式带来的弊病是:产销脱节、内外贸脱节、市场呆板。栗农提出,在有条件的板栗主要产区,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创建或试行有栗农参加的农贸结合、产销结合、内外贸结合的具有经济法人资格的联营经济实体。
三、重视市场信誉——质量。近两年来,日本栗业界反映,我国板栗质量已恢复到十五年前的较好水平。保持板栗质量的关键,一是加强摘果后的果粒加工和仓储保管,做到无虫蛀、无霉粒、无风干、无裂口、无杂质;二是由栗农自己就地加工,以保证板栗的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