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也说唐僧的用人之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10
第2版()
专栏:杂谈

也说唐僧的用人之道
吴昊
在用人上,唐僧确有短处,难怪不少人写文章批评他。有人说企业调整领导班子时,千万不能让唐僧这种忠佞不辨、耳软心活的人掌权。其实唐僧在用人上也有长处。
首先,他和几个弟子,从东土到西天,迢迢万里,跋山涉水,披荆斩棘,降妖除怪,把真经取了回来,事实本身就说明,他们这个小集体是有战斗力的,唐僧是有其用人之道的。取经路上的挂帅人物是唐僧,他有坚强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千难万险,百折不回,老命搭上,在所不惜。这种矢志不移的品质,作为一个领导者是十分必要的。取经路上,包括悟空,几乎都打过退堂鼓,说过“不如回家睡热炕头”之类的丧气话,唯独唐僧,一颗赤子之心,从未动摇过。主帅的信心,是取得胜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号召群众、团结群众的基础。自古成大事业者,几乎无一不是如此。企业的领导者,若要用人干事,被用者也要看看你有没有唐僧取经这种百折不回的决心。
其次,唐僧在用人上,虽然缺乏慧眼,办法不多,有时也冤枉好人,但他对人没有坏心眼,不嫉贤妒能。这和那些心怀不轨、故意整人,用你时朝前,不用你时朝后,踩着你往上爬,以至过河拆桥、推完磨杀驴吃的,是根本不同的。唐僧本事不大,为什么在追随者中威信很高,为什么能让别人跟他赴汤蹈火,这与他心怀坦荡、光明磊落是分不开的。有些企业的领导者,尽管本事很大,点子也多,但同行者中人心相背,各揣鬼胎,恐怕与唐僧比,就是多了点弄权弄术的小聪明,少了点肝胆相照的大智慧。
再次,取经一行人,取经是总目的,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有的要“返佛门”,有的要“赎旧过”,有的要“再修正果”。两界山前,唐僧揭帖救出压在山下的猴子,猴子直言不讳地说出菩萨的许诺“成功后自有好处”,唐僧并没有怪他怀有个人野心。老实说,取经一行,连白龙马,都有历史前科,都有小辫子可抓,但唐僧并不揪他们的辫子,并且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成全他们的个人意愿。整个取经过程,唐僧于下属恩多威少,是和衷共济的。这比某些心地狭窄的企业领导人,只要加入了他的那个“山头”,就不允许再有个人意志,或以别人档案里的材料为把柄,随时“紧鞋带”者,不知要胜过几筹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