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广泛协作 互助互利 洪湖县家庭工厂产销转向社会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10
第2版()
专栏:

广泛协作 互助互利
洪湖县家庭工厂产销转向社会化
本报讯 通讯员胡洪斌、向德楷报道:湖北省洪湖县农村三千多户农民利用本地资源,从事家庭工业生产。去年,全县家庭工厂的工业产值达到三千五百多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25%,有三百多个家庭工厂产值逾万元。
洪湖县地处江汉平原,具有发展家庭工业的得天独厚条件。去年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这个县的许多农民利用湖区的莲、藕、贝、鱼、鸭等丰富资源,办起了食品、饲料、羽绒服装等几十个种类的家庭工业。他们广泛与集体和国营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协作网络,使家庭工厂增强了竞争能力。新堤镇新闸村一位农民办起家庭服装厂后,由于缺设计和裁剪技术人员,生产的服装品种单一,款式陈旧,销路很不景气。后来,他与县城一家服装厂建立协作关系,聘请设计和裁剪技术员当顾问,很快掌握了服装设计和裁剪新技术,他自己设计和生产的不同样式的时装,深受城乡人民的欢迎,去年创产值八十万元。洪湖羽绒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在国内外市场畅销,为提高生产能力,这个厂主动与许多农民家庭工厂建立加工联系,进行羽绒服装的半成品加工,把农民家庭工厂作为附属厂。这样,既解决了自己产品多了“消化不良”的现象,又解决了一部分家庭工厂“吃不饱”的问题。
洪湖县的农民家庭工厂在与集体和国营企业建立纵横协作网络的同时,还在向“小而专”“小而精”和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发展。龙口区豆腐加工专业户杜华林,办起了豆制品加工厂后,与本地粮食专业户签订了三万多斤黄豆的购销合同,不仅把加工后的豆渣出售给养猪专业户作饲料,而且还将加工的豆制品包给七户运销户销售。去年,杜华林的豆制品加工收入超万元,七个运销户的销售额也明显增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