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人鼠之战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10
第5版()
专栏:

人鼠之战续谈
罗茂城
人类能战胜老鼠吗?能控制鼠害吗?回答是肯定的。
为了消灭老鼠,人们曾作过种种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最有意思的是有人提出“鼠音灭鼠法”,即破获老鼠的“语言”和联系“密码”,然后利用来支配老鼠,或呼而捕之,或叫它改变本性。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1981年7月9日一篇题为《气味——动物的语言》的文章说,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芳香物质,散发的气味能向老鼠传达信息:“我在这儿。”用这种物质熏染鼠笼后,进笼的老鼠就多得多。以后,他们又研制出一种更高级的芳香物质,其气味向老鼠传达的信息是:“我在这儿,舒服极了。”用这种芳香物质熏染鼠笼以后,进笼的老鼠更多,连最狡黠的耗子也难免上当。联邦德国工程师赫尔姆特花了两年时间精心研究,终于发现老鼠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报警的叫声,这种报警声是一种超声波。于是,他发明了超声波驱鼠器。这种只有老鼠才能听懂的报警声,会使老鼠寝食不安,到处乱窜。而一旦越境侵入别的鼠群部落,必定互相残杀,最后导致同归于尽。
我国四川的沈前明、山西的赵生成,更可说是“鼠语专家”。他们的“口技鸣叫引鼠法”,堪称“绝技”。据报道,沈前明善于模仿母鼠呼唤子鼠或公鼠向母鼠“求爱”的叫声。老鼠一听,就会从洞里跑出来,人可将其捉住。赵生成则用两指捏唇使劲吸气发出“吱吱”的叫声,有时学公鼠叫,有时学母鼠叫。在老鼠的交尾期,他用这种“口技”,简直象点名一般,把老鼠一个个叫到跟前捕而灭之。可惜这“口技”不容易掌握和推广。但它至少证明,老鼠是有“语言”和联系“密码”的。
现在,有一种较为现实而有效的灭鼠方法,叫做“电猫捕鼠”。过去,常用的鼠板、鼠夹、鼠笼、鼠药等老式灭鼠武器已收效不大了,而用高压电击杀老鼠的“电猫”,老鼠不易识破其机关,往往上当。“电猫”不需诱饵,老鼠不会产生疑惧心理;耗电量小,对人畜安全,收效甚好。据成都市统计,过去该市每开展一次全面性的毒鼠,需磷化锌二百公斤,加工毒饵需粮食十六万斤,共耗资三万元,可获死鼠约五万只。开展大面积毒鼠,还往往造成大量家禽家畜以及老鼠的天敌——猫、猫头鹰、黄鼠狼等误吃毒饵或死鼠而亡。更严重的是,还发生儿童和成人误服毒饵中毒、死亡事故。而该市1983年6月至8月,仅用“电猫”就捕鼠三十三万七千多只,毫无副作用。现在,成都市不少仓库、饭店、食堂、屠宰场、食品公司等单位使用“电猫”,均取得了良好的灭鼠效果。例如,龙泉区屠宰场,有一台“电猫”一晚即捕鼠一百八十八只。温江食品公司一晚捕鼠二百六十八只。现在,龙泉区出现了不少用“电猫”捕鼠的专业队和专业户。他们为单位捕鼠,每捕一只,报酬三角;每上交一条鼠尾,有关部门奖励一角。然后,老鼠以每斤一角,卖给农民喂养紫貂。真是除弊兴利,善莫大焉!
当然,维护生态平衡,利用老鼠的天敌灭鼠,这是最省力、最经济的办法。现在,除了要保护好老鼠的天敌以外,还要大力发展养猫捕鼠。宋代诗人黄庭坚总结他养猫的经验教训以后曾写过一首七绝《乞猫》。原诗曰:“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甕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如果大家都能象黄庭坚那样,积极养猫,那么,鼠患将会大大减轻,人们将能高枕安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