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班门”何妨弄“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10
第8版()
专栏:

“班门”何妨弄“斧”
石飞
我们中国,“祖传”的“规矩”似乎特别多。“不要班门弄斧”,便是其中之一。直到如今,有人对那些“不知深浅”、爱在“行家”面前“露一手”的“后生”,仍然这样“谆谆告诫”着:“不要班门弄斧嘛!”
这条规矩,自然不会是鲁班自己定出来的。因为我们的鲁班“师祖”,虽说是很有名气的巧匠,但却从来没听说过他以“权威”自居,“神气”到在自家的门口贴上“严禁弄斧”的告示。他老人家的高足们,横竖也都是要“弄斧”的。至于“弄斧”的地点是“班门”还是“班屋”,恐怕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讲究。
把“班门弄斧”视为“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目无师长”、“不识时务”、“缺少教养”、“当众出丑”等等,尽管堪称“地老天荒”了,无疑还是鲁班身后之事。据我观察,发明、遵循乃至将这种规矩流传下来的人,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某些自己本无真才实学,却以“行家”自居的人,深怕别人到他门前“弄斧”,会揭了他的“老底”,损伤他的“尊严”,因而也就对“班门弄斧”特别反感;另一类是,某些盲目崇拜“权威”,且又妄自菲薄的人,牢记着“弄斧班门,徒遗笑耳”的“古训”,不敢在“行家”面前“献丑”。为了“藏拙”,他们“弄斧”时唯恐避“班门”不远。这两种人,都是“不要班门弄斧”的积极“倡导”者或拥护者,怕是从来也没想到过这条“祖传”的“规矩”有什么不对。
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确是不好的。但不为名缰利索所牵,不怕别人嘲弄、指责,敢于到“班门”去“弄斧”的“后生”,是勇于进取的志士;大胆敞开“班门”,接受后起之秀的挑战,笑迎他人来“弄斧”的“行家”,是虚怀若谷的仁人。由这样的仁人志士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班门弄斧”,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造就真正的权威。如果真是鲁班再世,哪能怕有人来“班门弄斧”呢?倘若来“弄斧”的人,确有独到之处,看看他怎样“弄斧”,不也可以使自己取长补短么?假使来“弄斧”的人,不过是初生牛犊,甚或是个“半瓶子醋”,那么“行家”把他的“实底”摸得更清,从而也就可以给他以有效的帮助。这有什么坏处呢?有比较才能鉴别。“班门弄斧”,就是一种“比较”,一种“较量”,如能“弄”得对路、得当,那只会使师、徒双方获益非浅。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我总是反对‘不要班门弄斧’这句话的,而应当改为‘弄斧必到班门’。”此话言之极当。我们的改革,则应热情欢迎和努力提倡这样的“班门弄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