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学习与运用群众语言应有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4-08
第5版()
专栏:读者来信

  学习与运用群众语言应有选择编辑同志:
二月四日《人民文艺》上所载阮章竞同志的《谈文艺创作中的几种倾向》一文,我认为这是一篇对于目前文艺创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对我很有帮助。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又读了阮章竞同志的一首诗《送别》(载中国人民文艺丛书诗集《圈套》中)。这诗描写一个翻身农民的母亲送儿子参军去打蒋介石匪徒,送别的时候,母亲对儿子嘱告了很多的话,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你长在穷户就爱穷人,猴子生来就爱猢狲。”这种比喻我认为是不恰当的。我们应把“猴子”、“猢狲”比作反动分子,却不能用来比喻劳动人民。 滕家牧编辑同志:
你们转来的滕家牧同志的信我看见了,能得到读者这样热情的帮助,我十分高兴。所提的意见,我基本上是同意的。
《送别》一诗是在一九四七年二月写的,当时的思想水平是低的(现在也不高)。“你长在穷户就爱穷人,猴子生来爱猢狲”这句话,是我从群众诉苦中记下来的,和“拾粪粪义跟箩头亲”都是一个意思,群众也常称小孩为“猴儿”或“像猴儿一样”。在我的诗中的这两句话,它是两个独立而又相关连的比喻句子,当时也没有把“猴子”即是指劳动人民的意思,而只是想以此来说明物有类别,人有阶级性而已。但这句比喻是有缺点的,容易使人误会。就是说,学习与运用群众语言,应有所选择。如果是现在来写的话,可能就不会用这句话。
我决定在再版时把它改为:“你长在穷户就爱穷人,拾粪的看见提箩头的亲”,这似乎好一些。
阮章竞
编者按:阮章竞同志是优秀的青年诗人之一,他的《圈套》是一篇博得好评的作品。但如读者所指出的,在诗中个别字句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缺点。现在作者已加以修改,经过修改,就比原来好多了。我们不止一次收到读者对一些文艺作品在语言以及文法修辞上所存在的缺点的批评,他们要求作家用高度的严肃性来对待文学语言。这种要求是完全合理的,特别是对有成就的作家来说,更是值得加以重视的。语言要写得正确、简明,这是摆在每个作家面前的迫切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