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遵义会议文献》出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14
第5版()
专栏:

《遵义会议文献》出版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于贵州省遵义城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到1985年1月,整整半个世纪了。
遵义会议是我党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为了纪念这次会议,为了适应全党和全国人民了解会议的内容及其伟大意义的需要,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和中央档案馆编辑了《遵义会议文献》(以下简称《文献》)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献》约六万余字,分为二辑:第一辑,收入了会议的决议,中央关于通报会议情况的电报,陈云关于这次会议的《传达提纲》,中央1945年4月和1981年6月两次全会对这次会议的评价。
第二辑,收入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张闻天、刘伯承、聂荣臻、秦邦宪和伍修权等关于这次会议的论述、讲话、回忆和《笔记》。
书中大部分资料为第一次公开发表。
书末,附有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写的《关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邓小平为本书题写了书名。陈云、聂荣臻、杨尚昆、伍修权题了词。
过去,由于会议的文献资料及中央领导人的一些讲话、回忆未发表,因此,有些回忆录和论著对这次会议的召开日期,参加人员及其当时的职务,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秦邦宪)的职务,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成立的时间等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调查报告》对会议及其有关的问题,作了全面的论述,为我们了解这次会议提供了不少可贵的资料。
关于会议的召开日期,过去说法有近十种之多。会议的决议上标明为“1935年1月8日政治局会议通过”。经查证,这个日期也不准确。因为:军委1935年1月7日21时10分的电报称:“我二师今2时已袭占遵义”。军委主席朱德1月8日电称:“军委纵队明日进驻遵义”。军委1月10日5时40分电称:“军委纵队昨日进驻遵义”。以上各电说明我军是1月7日攻占遵义城的,军委纵队和毛泽东是9日进驻遵义的,因此在此之前开会是不可能的。关于会议召开的日期,中央于1月13日24时以“恩来”名义发电报给刘少奇和李卓然称:“15日开政治局会议,你们应于明(14)日赶来遵义城。”陈云《传达提纲》说:“会议经过三天,作出了自己的决议”。伍云甫《长征日记》中写道:“2月10日阴驻扎西(即威信县)。上午9时开营、科长以上干部会议,洛甫报告五次‘围剿’的总结和目前任务(即1月17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决议)。”据此,可见政治局扩大会议是于15日开始,开了三天,于17日结束。
关于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问题,《调查报告》认为参加会议的有:
政治局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
政治局候补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凯丰)。
中央秘书长:邓小平。
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
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翻译:伍修权。
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因军务没有参加会议,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亦未出席会议。
关于洛甫代替博古职务的时间是在遵义会议上,还是会后的问题,《调查报告》认为是在会后,而不是在会上。洛甫代替博古的职务是“在由遵义出发到威信的行军中”,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鸡鸣三省”的小庄子里作出决定的,时间约在1935年2月5日前后。当时没有“总书记”这种名称,而是称“总的负责人”或“负总的责任”。
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成立的时间问题,《调查报告》认为是在红军第二次撤离遵义途中,于鸭溪、苟坝一带时成立的,时间约在3月11日左右。
(陈汉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