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进一步解放思想,办好今年的四件大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21
第5版()
专栏:

进一步解放思想,办好今年的四件大事
岳平
1984年是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按照十二大制定的宏伟纲领,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努力奋斗而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现在,我国的经济日趋活跃,日益繁荣,政治上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兴旺发达。
党中央提出,在1985年主要抓好四件大事,这就是: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制定“七五”计划纲要,继续搞好整党,进一步调整各级领导班子。
对于这些重要任务,党中央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方针、原则和要求。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思想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生气勃勃,脚踏实地,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这里,首先就是要进一步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解放思想,就是要跳出束缚人们思想的老框框去研究问题,解决矛盾,使自己的思想跟上不断发展的形势,使领导者的观点、计划、办法符合实际。当前,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哪些束缚和限制人们思想的东西呢?
第一,要进一步从“左”的影响下解放出来。
肃清“左”的影响,已经进行了六年。从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上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由于过去“左”的错误延续很久,其影响既深且广。当前,在人们的思想上,在实际工作中,“左”的东西还不少。现在,把过去那些“左”的观点和口号原封不动地照搬的现象虽然不多了,但是,过去那一套“左”的东西在人们的思想上造成的影响,包括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办事习惯的影响仍然很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党内形成了习惯。“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左”倾口号虽然已经被我们废止了,但对其影响千万不能低估。比如,在进行思想工作时,我们有些同志不善于采取疏导的方法,习惯于用“思想斗争”的方法,这就反映了过去搞“大批判开路”那种“左”的做法的影响。又如,关于什么叫“先进”、“模范”的问题。在现阶段,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一个人是不是先进工作者,能不能当劳动模范,主要看他是否能积极投身改革,在生产和工作中作出成绩,从而对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却离开这个主要之点,抽象地去观察人们对党的路线的态度,去议论人们的思想觉悟,对人们作出评价。这种思想方法反映了过去搞“突出政治”的“左”倾影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些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竞争,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对开放沿海城市的决策,总是怀疑方向有问题,这些都是“左”的影响的表现。我们一定要深入一层去看“左”的影响,坚持不懈地加以肃清。这仍然是当前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要从小农经济、封建宗法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我们的经济体制中存在着僵化的模式。我们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也存在种种弊端。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农经济和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政治方面,“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邓小平文选》第292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都多少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在经济方面,统得过多过死的体制,不重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搞“小而全”、“大而全”的一套,满足于自给半自给生产,搞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以及其他种种保守狭隘的观念,这些都反映了小农经济、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思想只有从这些旧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才能自觉地投身于改革,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第三,要从老套套、老框框中解放出来。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们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是可贵的。但是,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我们国家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些成功的经验、规章制度、工作方法,有许多已不能适应今天的新情况、新形势了。其中有的要补充,有的需要部分修正,有的已不适用了。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也积累了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妥当的经验。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列举了不少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在实际生活中,这些东西是相当多的。比如,有些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一开口就是多少亩土地,平均产量多少,还是过去那种“农业书记”、“粮食书记”的一套,不能从社会主义大农业、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角度思考问题。又如,有些人搞惯了平均主义的一套,对给予那些在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以重奖,他们就难以理解。许多事实说明,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思想还需要来一个大的解放。
第四,要从孤陋寡闻、愚昧无知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历史上,我国闭关自守,吃了很大的亏。建国后,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闭关自守。在这种情况下,造成我们一些同志对世界上的新情况,尤其是对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反应迟钝,缺乏学习、跟踪的热情。以致在这些方面,或者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
信息不灵,闭目塞听,愚昧无知,这对我们的思想限制很大。比如,有的单位生产搞不上去,经济效益很差,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懂得信息的重要性,不懂得智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因而不知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且,自己处于这种落后状态还不自觉。这种状态不改变,思想也不可能真正解放。
此外,还有对改革中出现的新的不正之风敢不敢批评,对违法乱纪者敢不敢处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是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加以解决,还是胆小怕事,找到红头文件或上级批示才敢处理。这类事情,都有一个思想解放不解放的问题。
进一步解放思想,也表现在语言文字上。在改革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的语言也要不断丰富发展。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就有不少反映新情况的新用语。可是,我们有些同志习惯于讲老话,有些话虽然不能说不对,但都是陈言套语。这种陈旧贫乏的语言文字,是思想停滞的表现,它反过来又会窒息人们的思想。新鲜活泼的语言,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提法,使人有清醒舒畅的感觉,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
总之,限制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去打破它,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解放。
胡耀邦同志指出,总结这几年的经验,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两条:一条是思想不停滞,另一条是办事靠大家。这是十分中肯的。在改革年代,各方面破旧立新,新问题,新事物很多,因此,要不断解放思想,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前进。另一方面,凡是重大事情,都不能个人说了算,也不是少数人说了算,什么事都要靠群策群力,调动各种人的积极性。这也是使思想不停滞的重要条件。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勇于探索,勇于创造,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比较圆满地把今年的四件大事办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