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由恢复性增长转向开发性发展 吉林省工业企业基本消灭经营性亏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24
第2版()
专栏:

由恢复性增长转向开发性发展
吉林省工业企业基本消灭经营性亏损
新华社长春1月23日电 (记者高欣)三年前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居全国首位的吉林省,如今已基本消灭了经营性亏损。去年全省的工业总产值、上交利税和财政收入全面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这是吉林省经济由恢复性增长转向开发性发展的重要标志。1981年,吉林省70%的市县工业靠财政补贴过日子,有近半数的预算内企业是亏损户,亏损额多达二亿四千八百万元。到去年底,这个省一千一百一十户预算内企业中,将近99%实现了无经营性亏损,全省企业的亏损面由三年前的45.7%减少到4.4%,亏损额减少了82.7%。
近三年来,中共吉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通过抓改革,使企业增添了扭亏增盈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这个省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实行扭亏增盈目标管理。全省工业企业都制订了扭亏增盈目标,实行层层包保;90%的国营企业建立了“厂内银行”,实行厂币流通,企业内部往来由供应关系变为买卖关系,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内部科学管理体系。
二、落实扭亏增盈的经济责任制。对限期扭亏的企业实行包干,超亏不补,减亏分成留用,扭亏提前退库,并把扭亏增盈效果与企业职工奖金、工资直接挂钩。
三、对亏损企业分户指导,进行扭亏综合治理。主管部门逐户分析了企业的亏损原因,认真诊断,分类排队,采取了“限、停、关、放”等措施。这几年,全省共关停八十六户严重亏损的企业,减亏三千余万元。
四、加速技术改造,以开放促扭亏。全省广泛开展以企业为基点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活动和经济技术协作,同国内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正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同时各级财政拿出四千余万元,重点扶持九十九户亏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其中绝大多数已扭亏为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