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湖北鄂州市南门大队扬长避短 调头经商走上致富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24
第2版()
专栏:

湖北鄂州市南门大队扬长避短
调头经商走上致富路
本报讯 湖北省鄂州市南门大队去年将一个年产值可达八十万元的铸管厂卖给了一家国营公司。大队书记老赵不无感慨地说,经济效益不好,不得不割爱,从长计议,办工业不是我们的长处,搞第三产业才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已经用这笔钱添上积累正在盖一座高七层的综合服务大楼。
这个大队在鄂州市区中心地带。近几年来他们发挥优势,逐步开办十余处旅社、餐馆、商店等服务性行业,去年1至10月,收入已达三十四万八千元,是1983年同期的一点四倍,占去年同期全大队总收入的33%。
南门大队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是从实践中认识的。四百多亩土地被五十多个单位征用得只剩下七十亩了。出路在哪里?开始,他们办起米粉厂,谁知粮食部门也办起了一个。他们的被挤垮了。继而硬着头皮办拉丝厂、铸造厂、机械加工厂。可是,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而缺乏竞争力。不得不关的关,转的转,剩下一个铸管厂,前几年有原材料,但愁销路,而今销路好了又缺原料。怎么办呢?“喇叭不响调头吹”,大队领导研究决定,干脆办商业,搞服务。
他们分析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本大队在最繁华的武昌大道沿线;二,有土地,建房摆摊设店都十分方便;三,壮劳力大半招工了,剩下老的小的和妇女,也适合于搞服务性行业。这几年来,他们利用积累和土地征用费先后建起了两个旅社,五个餐馆、三个商店,安排了八十多名剩余劳力。还发动一百多名年纪大的农民在街头摆摊或搞小型服务。这样,填补了国营商业的不足,方便了旅客,又富裕了自己。1983年和1978年相比,总产值翻了二点六倍,固定资产增长了三倍,提供税金增长了五倍,个人收入增长了一点二倍。熊才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