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上海旧货行业变得“年轻”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1-25
第2版()
专栏:

上海旧货行业变得“年轻”了
新华社上海1月24日电 上海旧货行业变得“年轻”了。现在,全市最大的旧货商店——淮海贸易信托商场出售的商品,十分之七是直接从工厂收购来的滞销、残次商品或外贸部门出口转内销的商品等没有用过的新货。
这家商场开设于1954年,当时只经营旧物品,直到七十年代,旧货比重仍占商品销售总额的70%。现在,不仅旧货比重不到三成,旧货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电讯柜过去只经营一些五金、小电表,现在不仅有收音机,而且有收录机和电视机。由于许多家庭开始更新电视机,去年,光是顾客在这里寄售的黑白电视机,营业额就有六万元。现在,洗衣机、电冰箱也开始进入调剂品柜,商场每月可收购到几十台单缸洗衣机和小容积的电冰箱。服装柜的货架上已很少看到军便服和中山装,最受顾客欢迎的是西装和时装。
淮海贸易信托商场经理汤锁荣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日用消费品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这是旧货变“新”的主要原因。现在,人们对旧货的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主要是指物品的新旧程度和质量的好坏,现在更多的是指货物的花色、样式适时与否。有位营业员幽默地说,我们这儿过去上门的多是穷朋友,现在也成为赶时髦的青年经常光顾的地方了。
目前,上海旧货行业共有六十九家寄售商店,分布在各主要街道,适应着不同消费层次顾客的需要。近几年来,这些商店经营的品种越来越多,货物逐步趋向时髦和“现代化”,慢生意越做越兴旺了。1984年全行业销售额达一亿三千万元,比1976年增长一倍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